住宅按套内使用面积算以后买房可以不算公摊面积了快来看看新规!

2019-06-01 18:48

  对于李嘉诚发明的“公摊面积”,大部分购房者都是咬牙切齿、恨之入骨的,因为全世界买房都是按照套内面积来算,只有在咱们国内,必须按照建筑面积来算的(除了重庆),白白为公摊面积买单。入住之后,物业费、取暖费等,也都必须为公摊面积交不少钱。此外,公摊面积缺少标准,有些开发商甚至推出了公摊面积超过一半的奇葩房子,通过公摊来糊弄老百姓,赚取黑心利润。如此不合理的公摊面积,竟然在国内存在了二十年多年。不过,这样的现象终于有望终结了!

  2月23日一大早,就传来一个重磅消息:住建部在一份“征求意见稿”里提出“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

  这份“征求建议稿”全称为“《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于2月15日在住建部官网上跟另外37份文件一起征求公众意见。由于公示的内容太多,所以直到2月23日才被“澎湃新闻”等媒体发现并报道出来。

  如果你对房地产市场非常关注,就会想起去年的一件“怪事”:2018年7月到9月之间,中央级媒体曾突然炮轰楼市的“公摊面积”交易规则,比如新华社就曾发表题为《买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公摊面积”让我们很受伤!》的评论。

  而那次“围剿”,大家并没有看到一个显著的“新闻由头”,显得有点破空而来。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其实就是未来改变楼市的交易规则,让市场变得更透明,也更公平。

  按照规定,“公摊面积”包括两部分:一是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等;二是楼宇(套)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50%。

  虽然规则相对明确,但对于购房者来说,它仍然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比如一个购房者觉得公摊面积算得不对,他自己来测算,或者雇请专业人士来测算,都是没有用的,因为最终只承认开发商聘请的机构测算、报备的结果。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