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下最惨的不是住宅、公寓而是或将创近15年新低

2019-06-15 01:19

  原标题:新政下最惨的不是住宅、公寓 而是.......或将创近15年新低

  广州此轮330新政,除了对住宅限购再下猛药外,还首次对商服类项目实施调控,从用途性质、规划建设、销售对象、转手年限等都作了严格限制,此后,各大媒体都在报道,广州住宅市场、公寓市场陷入胶着状态,5月住宅成交创历史新低、公寓成交腰砍甚至零推货等,而今天小编想说的是,330新政下,住宅、公寓市场已经不算惨了,最惨的是商铺市场!

  成交涨至950套,不过这主要是由于3月底一批赶搭新政末班车客户集中签约所致,实际促成的新成交并不多

  新政威力终于可以从数字上体现出来,全市商铺只卖了254套,比含有春节假期的1月份470套以及只有28天的2月份789套还要少!甚至,今年将可能创下近15年来的成交新低!

  【1】今年新政后4、5月成交面积分别为6.3万平米和2.2万平米,4月成交量较高主要由于新政前的成交网签滞后造成,而5月成交开始受新政影响,成交下滑明显。5月成交量比历年最差的月均成交3.0万平米(2000年)还要低,可见新政效力之大。

  【2】08年月均成交量为5.4万平米,处于历年来的较高水平,表明当时金融风暴对商铺成交影响不大,反则会有部分人群受金融风暴影响而转投商铺投资。

  例如在广钢新城我们自己代理的楼盘,前一段时间也就是新政前开始卖街铺,但是新政之后,连发展商都觉得卖不了,干脆暂缓整个商铺销售,转移目标到住宅上,原先的节点按照这一刻来说,是以商铺为主,但是因为受限,就停了;其实这些不是个案来的,很多项目都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打个比喻,最新的在增城,我们有个楼盘商铺就是打算在五月份卖的,结果在卖之前的一个星期,330新政出了,出了之后最大问题就是客户,立刻就安静了。

  是推不到了,因为我们储了一段时间客户,其实客户应该说有超过九成九都是以个人名义购买,新政之后涉及到就是用公司名义购买的话,基本上有超过九成多的客户都处在观望,导致到发展商会做一些促销优惠,比之前的定价大概便宜了10%左右,但是客户都接受不到。

  是,没错,其实在整个5月份我们自己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广州这么多楼盘,没有一个是超过有40套以上的成交,全部都是40套以下,甚至超过一半都是个位数成交。

  腰斩了一半,这个只是我们叫做官方的数据显示,但是实际情况比这个腰斩一半更加下滑的,有很多的单位其实在新政之前成交了,后期再签约的,如果从现实角度说,我认为已经超过七成,就是减幅,降幅。

  从合富研究院的数据可以发现,3-5月份广州主要的商铺成交都来自于增城、番禺、花都等外围区域,张智斌告诉我们,这些区域的商铺多为本地人购买居多,而且都有扫货的习惯,一买就好几间铺,甚至几十间铺,但新政打击下,越来越多的潜在买家陷入观望状态。

  现在主要的供应和成交都集中增城、番禺、花都,其实很多当地的人这么多年都有投资商铺的习惯,增城人对投资商铺是很有热情的,新政之前我们公司在新塘一个楼盘,很多客户都是一行铺一行铺这样去买的,而且还是有一楼、二楼、负一楼,当然了,那个盘是连通了地铁的,就是负一层通地铁,但是从前景来说,客户就看好了这个版块和这个项目的商业潜力的话,哪怕没经营都好,我觉得他都会愿意入市的,但是这个是330新政之前的事情。

  其实是在等着,大家观望着,观望着未来政策的走向是怎么样,因为现在整个政策对商铺类的限购,政府一直都没出细则的,也有很多渠道说,会出一些细则,就把商铺会作为一个特殊例子,适当会松放,但是这个是没有出的政策,所以我们只能够拭目以待,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观望着究竟发展商会不会做一些更大的让利空间。

  尽管大家观望情绪浓厚,但张智斌认为,这都是短期行为,中长期来看,只要政策稍微有松动,商铺购买力还是很强劲的。

  这一刻其实我们做着几个不同的楼盘,都知道商铺销售问题,我刚刚说增城那个例子就是新政之前抢闸成功,卖了一轮的,而且去化去了八成了,而且全部基本上100%都是本地人,而且他们买铺不是买一间二、三十方,而是买一行铺,可能过百方的,四、五间连在一起,是这样去扫铺的。

  番禺也一样,番禺人很多都是有闲置资金,但是住宅限购买不到,公寓市场上供应的不多,而且价格高,变成很多人投资铺,所以番禺原先的成交量是很大的,那些社区商铺,但是现在政策一出来,就观望了,其实不代表这个市场没有成交的力量,只是因为政策压制,如果政策相对放宽的话,我相信商铺的市场会有一轮爆发的,毕竟之前积压这么久。

  同样,另一家大型代理行中原地产最新报告也指出,2017年5月广州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点企业PMI)为51.7,较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持续高于50.0的临界点,预示着广州经济温和复苏的走势进一步加强。

  但短期内,广州商业地产的投资并不会快速回升,市场成交仍处于政策消化期,一方面,受新政影响,个人投资者购买广州一手商办物业需注册公司,公司持有、转让物业税费偏高,且新政后公司转让物业受“证满三年”的时间限制,投资者购买欲望下降。另一方面,5月广东省政府发文,明确指出要着力防范金融和房地产市场风险,广州多家银行收紧房贷利率政策,其中商办物业贷款利率目前普遍上浮10%-30%且部分银行已暂停受理商办物业贷款,商业地产投资者资金承压。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