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国内知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2018-03-23中公教育是一家全国性综合职业教育企业,全国建立了582家直营分部和学习中心。业务领域涵盖公职类、企事业单位招聘、职业资格认证、研究生等考试及IT技能等全方位职业就业培训项目。向TA提问展开全部从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除了语法上稍有变化外,表达的意思上并无太大区别。
从现在流行的“理念”层次看,什么是“教教材”,也许就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那种;什么又是“用教材教”,也许就是把教材当作素材,根据实际灵活处理、调整、重组教材的那种。
在我眼里,“教教材”有三种境界,教教材的思想、精神、灵魂,其为最高境界;根据教材设计意图教教材,其为较高境界,教教材上的知识、方法、技能,其为一般境界。很明显,“用教材教”要体现的理念早已包含在“教教材”的最高境界之中了。
“用教材教”理念的提出、倡导,无非是提醒老师不要信奉教材,不要把教材当圣旨,不要过于崇拜教材,要根据“教”和“学”的实际调整教材,要……,简言之就是“活用教材”。
一个“新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实这个理念就是“活用教材”,把教材用活,通过“活用教材”使学生“学活”。这样的理念更简明,更实在,更容易使老师们理解、把握。也许,这样的说法有点“过时”,有点“老套”!
教教材也好,用教材教也罢,首先要把握教材,这是“活用教材”的前提。所以,教师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然而当前用教材教的问题:随意删减教材、随意改编教材,那是不可取的。所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了解它在小学阶段所处的地位,前后的联系,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是每个教师教学前的必修课。
处理教材,并不是那么简单地事情,教师也要有这样的能力,不要赶时髦,学新潮,“活用教材”不仅仅是跟着感觉走。
再次,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这是“活用教材”的落脚点,也是根本目标,即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不管如何“活用教材”,关键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脱离了这个前提,“活用教材”只能停留在“形”上,永远也抓不住“活用教材”的“神”。
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师应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的教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