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复习笔记

2020-02-06 05:12

  我明天历史期末考试,书上后面一部分的笔记没有,呃。。然后,我们开卷考试的那种笔记。。哪位好人帮我弄一下,整本书的笔记。。谢谢。。有点急。。如有好的,再加分。。整本书。。开...

  我明天历史期末考试,书上后面一部分的笔记没有,呃。。然后,我们开卷考试的那种笔记。。哪位好人帮我弄一下,整本书的笔记。。谢谢。。有点急。。

  如有好的,再加分。。整本书。。开卷考试笔记。3Q展开我来答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1)元谋人(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黄河流域)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头部还保留着猿的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和砍削木棒,几十个人群居在一起,共同分享食物,使用天然火,有了简单的语言。

  (3)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黄河流域)生活在距今18000年前,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缝纫工具——骨针,懂得人工取火。

  年前 黄河流域 磨制石器、骨器 水稻 干栏式房屋、制作黑陶(刻猪纹黑陶)、饲养猪、狗、水牛;定居生活

  5000年前 长江流域 磨制石器 粟、蔬菜 半穴居式房屋、制作彩陶(人面鱼纹陶盆)

  3、黄帝和炎帝结成联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也加进来,他们成为中原的主体居民,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以后的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氏族:在原始时代,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都属于氏族村落遗址。氏族的特点是:土地、房屋等归氏族共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差别。

  制度: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标志着奴隶社会的产生)

  四、 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原因: 2、诸侯为了获得原来周天子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而凭借实力进行战争以达到目的(实质)

  孔子 2、在文化方面:①整理和编订《诗经》;②编写《春秋》;③其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

  3、在教育方面:①兴办私学,广收门徒;②积累不少教育方法和经验,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变法作用:1、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2、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变法成功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2、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新兴的广大地主阶级支持变法;3、变法措施得当,内容恰当,进行比较彻底;4、得到秦国君的支持。

  秦统一的意义:1、结素了春秋战国的割据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2、秦是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政治方面:建立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①统治者自称皇帝; ②中央设“三公”(丞相—政务、太尉—军事、御使大夫—监察百官)

  统一的 经济方面: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促进了各地的区经济交流,有利于措施 巩固国家的统一。

  思想方面:焚书坑儒。虽然有利于统一思想,但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于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失。

  民族关系:北击匈奴修长城(蒙恬、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征北越凿灵渠。扩大疆域,稳定边境,巩固统一

  秦的 秦的灭亡:1、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 灭亡 农民起义——揭竿而起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汉的统治 统治地位。

  3、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朝时,人们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新疆地区,称为西域。)

  3、东汉时期,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从海道来到中国,这是欧洲国家和我国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2、东汉 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外科鼻祖——华佗 麻沸散和“五禽戏”

  2、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影响:①内迁各族大都仰慕汉族文明;②内迁各族文化习俗也对汉族产生影响;③各族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相互影响。

  意义: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北民南迁 特点:1、时间长;2、具有自发性;3、规模大、人数多;4、南迁地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