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 “开皇之治”。
(1)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创造力
(2)大大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5、从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是大一统国家形成以来时间最长的分裂时间。
6、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欧洲、美洲、印度洋沿岸和大西洋西岸各国间的航程。
1、定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3、《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也必须指出,作为封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在晚年,他的骄矜情绪和享乐思想逐渐滋长。
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史称有“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4)改革军事、财政、漕运制度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在整个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时候)
1、饮茶习俗在唐朝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唐朝人陆羽写的。后人称陆羽为“茶神”。
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玄宗支持下统一了六诏,被封为“云南王”,定都太和城(云南大理)
2、鉴线、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大唐西域记》
3、发达的对外交通。(从陆路、海路可以到达亚洲、非洲、欧洲很多国家和地区。)
唐都长安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会,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市建筑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个部分。(宫城: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城:中央各政府部门办公的地方)东市与西市是长安城两大商业区。(两市营业时间:中午12点到日落前半天时间。)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是唐朝发明的。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用作交易凭据的印刷品――印纸,成都、洛阳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比欧洲(1423)早近600年
1、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最初的火药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
设计者: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比欧洲早700多年。
1、唐朝帝王大都喜爱诗歌,进士考试也以诗歌为重要内容,这就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杜甫亲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3、白居易称李白、杜甫的诗歌“吟咏流千古,声明动四夷”。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内容以佛教故事为主,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1、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2、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
(1)契丹的生活习俗: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 过游牧为主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1)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2)北宋与契丹:①北宋北伐:为了夺回被辽占领的地区(幽云十六州),遭到失败,转而采取“守内虚外”的消极防御政策。
②契丹南侵: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到达澶州,东京受到威胁,宰相寇准主战,宋真宗亲临督战,辽军进攻受挫。1005年,双方订立盟约,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双方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
(3)澶渊之盟的内容:①双方撤军,各守疆界;②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4)、对澶渊之盟的评价:对北宋来说这是一个屈辱性的和议,它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这毕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1)奖励垦荒,学会农耕(2)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3)西夏还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用汉字铸造钱币
2、“靖康之变”: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并掠走宫廷仪仗、天下府州图、典籍、天文仪器、乐器及大量珍贵财物,北宋灭亡。
3、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定都临安。
4、岳飞和韩世忠是当时著名的抗金将领。由于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6、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的意义:有效的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
11、杨家将抗辽(北宋,辽);岳飞抗金(南宋,金);文天祥抗元(南宋与元)
1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反映出民众对岳飞的崇敬和对奸臣的憎恶。
13、南宋、北宋的共同点:①给少数民族纳岁币(都要给金)②两宋都有:金、西夏
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两宋时期,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并且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苏:苏州,湖:湖州)
农业:①劳动力大量增加(人口超过一亿);②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秧马的作用: 坐在上面比弯腰劳作节省体力,还能加快速度)③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④引进新的农作物―占城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② 同时在金属冶炼中,铁和铜不论质量还是产量,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宋朝铁的产量大致相当于18C欧洲各国 产量的总和。
海外贸易:①在重要港口设三蕃:蕃坊、蕃市、蕃学,②政府专门设立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③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广泛, 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④泉州是全国第一大港。
6.坊:居民住宅区;市:商业区。唐朝时坊是分开的,北宋时,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并且 出现了早市、夜市。
纸币产生的意义:轻便、便于携带,有利于商业的繁荣;是世界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8、“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的主要目的是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
展开全部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 “开皇之治”。
(1)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创造力
(2)大大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5、从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是大一统国家形成以来时间最长的分裂时间。
6、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欧洲、美洲、印度洋沿岸和大西洋西岸各国间的航程。
1、定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3、《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也必须指出,作为封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在晚年,他的骄矜情绪和享乐思想逐渐滋长。
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史称有“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4)改革军事、财政、漕运制度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在整个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时候)
1、饮茶习俗在唐朝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唐朝人陆羽写的。后人称陆羽为“茶神”。
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玄宗支持下统一了六诏,被封为“云南王”,定都太和城(云南大理)
2、鉴线、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大唐西域记》
3、发达的对外交通。(从陆路、海路可以到达亚洲、非洲、欧洲很多国家和地区。)
唐都长安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会,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市建筑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个部分。(宫城: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城:中央各政府部门办公的地方)东市与西市是长安城两大商业区。(两市营业时间:中午12点到日落前半天时间。)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是唐朝发明的。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用作交易凭据的印刷品――印纸,成都、洛阳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比欧洲(1423)早近600年
1、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最初的火药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
设计者: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比欧洲早700多年。
1、唐朝帝王大都喜爱诗歌,进士考试也以诗歌为重要内容,这就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杜甫亲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3、白居易称李白、杜甫的诗歌“吟咏流千古,声明动四夷”。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内容以佛教故事为主,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1、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2、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
(1)契丹的生活习俗: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 过游牧为主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1)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2)北宋与契丹:①北宋北伐:为了夺回被辽占领的地区(幽云十六州),遭到失败,转而采取“守内虚外”的消极防御政策。
②契丹南侵: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到达澶州,东京受到威胁,宰相寇准主战,宋真宗亲临督战,辽军进攻受挫。1005年,双方订立盟约,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双方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
(3)澶渊之盟的内容:①双方撤军,各守疆界;②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4)、对澶渊之盟的评价:对北宋来说这是一个屈辱性的和议,它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这毕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1)奖励垦荒,学会农耕(2)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3)西夏还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用汉字铸造钱币
2、“靖康之变”: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并掠走宫廷仪仗、天下府州图、典籍、天文仪器、乐器及大量珍贵财物,北宋灭亡。
3、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定都临安。
4、岳飞和韩世忠是当时著名的抗金将领。由于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6、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的意义:有效的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
11、杨家将抗辽(北宋,辽);岳飞抗金(南宋,金);文天祥抗元(南宋与元)
1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反映出民众对岳飞的崇敬和对奸臣的憎恶。
13、南宋、北宋的共同点:①给少数民族纳岁币(都要给金)②两宋都有:金、西夏
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两宋时期,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并且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苏:苏州,湖:湖州)
农业:①劳动力大量增加(人口超过一亿);②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秧马的作用: 坐在上面比弯腰劳作节省体力,还能加快速度)③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④引进新的农作物―占城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② 同时在金属冶炼中,铁和铜不论质量还是产量,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宋朝铁的产量大致相当于18C欧洲各国 产量的总和。
海外贸易:①在重要港口设三蕃:蕃坊、蕃市、蕃学,②政府专门设立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③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广泛, 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④泉州是全国第一大港。
6.坊:居民住宅区;市:商业区。唐朝时坊是分开的,北宋时,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并且 出现了早市、夜市。
纸币产生的意义:轻便、便于携带,有利于商业的繁荣;是世界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8、“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的主要目的是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