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我们的初、高中历史课本上,他是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大学术家;我们耳熟能详的“少年强则中国强”出自他的《少年中国说》;喜欢文学的人知道,民国一代才女林徽因是他的儿媳;喜欢美术、建筑的人知道,建筑大师梁思成是他的长子。中国近代史上的他,要是拼爹估计没几个能赢得了他
但是历史书上没有告诉你,除了各种上述各种“家”,梁启超还是一个一等一的教育高手,或许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牛B的爹!
梁启超老先生共有十名子女,除了早逝的三子梁思忠和生下不久即夭折的“小白鼻”外,其他八位全部成才,每一个都是各自领域的一流专家。
长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过淞沪会战,因病逝世年仅25岁;次女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精通英、法、德、俄等多门语言,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中国国家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四子梁思达,著名经济学家;三女梁思懿,“一二九”学生骨干,“燕京三杰”之一,曾任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足迹遍及五大洲;四女梁思宁,早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后参加革命,是陈毅元帅“两个特殊的兵”之一;五子梁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
次女思庄留学加拿大著名的麦基尔大学,读大学两年后,该选具体专业了。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并以他的远见卓识看到将来生物学及信息对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希望思庄学现代生物学。
思庄出于对父亲的尊重,遵从了父亲的意愿,但后来发现麦基尔大学的生物学教授课讲得不好,无法引起她的兴趣,十分苦恼,向大哥梁思成叙说苦恼。
梁启超知道后,赶紧写信给思庄,让她“不必泥定爹爹的话,自己体察做主”。思庄遂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梁启超是一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对于自己所做的事,他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所以,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但不强求孩子们都和他一样,而是相信孩子们最终将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