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前边的本书虽未卒读,却知皆为驱除鞑虏之作。莫非此书独捧建奴臭脚?读者若不看全,盲人摸象,难免闹笑话。来发书评辱骂,则更显肤浅粗鲁。
第二,此书循序渐进,主角开始确实只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管他国家兴亡,民族灭种,只要自己锦衣玉食。然而后面有了辽东萨尔浒的亲身经历,才会渐渐改变,写不变的简单,写变化的难啊。如果有些人实在不喜此类慢热改变的小说,去休便罢。
莫不是人人生而知晓天下大义,一生坚持才是正道,其他都是些歪门邪道?生而知之的人怕是少之又少,乃至虚幻。故而此类渐变的小说不亦真实乎?不管三七二十一,娘希匹的先过过嘴瘾,是不是太小人了点?
第三,此书极其慢热,但胜在用细腻的文字将形形色色的大小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对整个时代的描写也有新意,不同于其他明末小说。非有耐心者不可读。 也是实在忍不住了,才出来磨叽几句,希望对新读者有所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