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18个月研发完成 你应该质疑为何这么快?

2020-03-03 14:31

 硬核内参是腾讯新闻、环球时报、南方日报、财经杂志、AI财经社联合打造的一档围绕通信、科技和互联网领域的优质科普栏目,旨在让专业领域的内容门槛低一点,枯燥的数据化内容有趣一点。

划重点

  • 1研发疫苗比常规药物更困难、苛刻,打疫苗相当于穿上防弹衣持续暴露在枪林弹雨中。
  • 2能够设计出有特异性抗体产生、达到免疫效力最终实现人体保护的疫苗,最依赖科学家团队的能力、努力和持续投入。
  • 3目前具有可行性的适用于COVID-19的疫苗设计思路有4种,分别是灭活/减活疫苗、蛋白重组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
  • 4一种新型疫苗从病毒发现,到成功上市,一般需要12到15年的时间。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此前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有望在18个月内准备就绪,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听起来非常喜人的消息,问题在于,一种疫苗的研发,真的可以在18个月之内完成吗,那18个月的周期是长还是短?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疫苗研发的基本流程,

研究新疫苗就和新药研究一样,要成功登陆市场,必须经过严苛的临床试验,确保其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甚至于,对疫苗的要求比常规药物还要高,因为常规药物是给个体病人使用的,还可衡量疾病危害和药物副作用之间的利弊之后决定是否使用,在使用中也可及时调整用药策略;而疫苗是用于健康人群的防御,一旦失效,没有达到预防病毒的效果还带来了生命危险,就有“没事儿找事儿祸害人类”的味道了,这是医疗政策的制定者和广大消费者都绝对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的。

一种新型疫苗从病毒发现,到成功上市,一般需要12到15年的时间。

18个月即研发完成,为何这么快?

所以说,当看到“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有望在18个月内准备就绪”这条新闻的时候,我们应该问的不是为什么这么慢,而是为什么会这么快!

与疫苗研发进度相关的新闻有很多,比如李兰娟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切顺利的情况下,疫苗研发可以在3到4个月内完成;还有天津大学的黄金海教授团队宣布,已经研发出新冠病毒口服疫苗等。

这些看起来都似乎是好消息,但其实也存在着误读误判,机械理解、断章取义和形而上学,这对于严谨的科研工作来说都是非常忌讳的。当然有些报道也并非科学家的本意,也和媒体在搬运信息的时候理解程度不够深有关系,例如细细看看黄教授的采访,也会看到他提到后续还要进行动物试验和中试生产等等工作。

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他们只是完成了我们流程图的第一步,疫苗设计和小量制备,用李院士的话说,如果一切顺利,也就是设计得很好,那就可以3到4个月后,推进到下一步了。

这个“最希望一切顺利”的步骤,其实是疫苗研发流程中难度最高的环节。

疫苗设计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而能够设计出可以有特异性抗体产生、能达到免疫效力最终可以实现人体保护的疫苗,是最依赖科学家团队的能力、努力、持续投入的,当然这过程中运气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设计成功,本身就是非常好运气了,哪怕耗费了很多资金和时间;运气不好,就是20年,也不成功,所以同时研究一类疫苗的团队可能有多个,但最终顺利研究出来的也许只有其中一个。

适用新冠病毒疫苗设计的四种思路

那么,疫苗的设计,目前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呢?我们关注到了近期的这条新闻“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第一批疫苗已产生抗体”,视频中宋志恒副厅长提到了4种取得良好进展的疫苗,基本覆盖了目前研发所涉及的领域。

第一种方式是,灭活疫苗/减活疫苗,这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疫苗形式,研究方法也最为传统,其基本流程如下:

研发的基本原理是在不停的传代中找到遗传信息稳定(保证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可靠),抗原性有保障(保证免疫效果)的毒株,完成其评价,然后推进到动物试验阶段。目前新闻里说毒株已经传代至第四代,但要想在18个月内完成上市,这个方法基本上很难。

第二种方式是重组蛋白疫苗,其一般流程如下:

此类疫苗是根据病毒的特征蛋白,将其表达后作为抗原进入生物体,让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来识别它,从而在病毒暴露时,通过识别该蛋白而对其展开防御。

此类疫苗的研发较为直接,但是弱点也十分明显,就是单个蛋白特异性不够,免疫原性不够强,不足以让人体产生足够的保护,所以往往需要多个蛋白联用和免疫佐剂增强。

第三种方式是病毒载体疫苗,如新闻里提到的腺病毒作为载体,其流程如下:

其原理与重组蛋白类似,只不过其最终产品是无害的病毒,具有更多病毒的特征。

第四类是目前最受期待,也最可能完成18个月目标的mRNA疫苗,虽然其还没有成熟的上市产品,但是从原理出发,是最可能“顺利”的,其流程如下:

为什么说mRNA疫苗是最有可能“顺利”的呢,因为它跳过了需要凭运气和耗费很长时间的毒株培育和筛选,也跳过了重组蛋白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都需要生产和纯化环节,直接选择了病毒的RNA作为免疫原本身。

只要将能转录抗原蛋白的那一段序列导入人体,它就会不断地和病毒一样的表达出抗原蛋白,从而让免疫系统深深的记住它。

当然这个过程绝对不是PPT那样容易的,因为RNA特别不稳定,同时体内密布着RNA酶,RNA只有进入细胞膜才能发挥它的病毒本质,所以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其保送入细胞的机制。

Moderna,一家脱胎于哈佛的团队,宣称其1月13日确定疫苗mRNA序列,到2月7日已经完成临床样品的生产分装,仅用了25天的时间。

但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是:mRNA这一类疫苗从来没有成功案例。

设计和小量制备完成后,就可以去动物身上试验了,具体动物试验最简流程如下: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来,单单小鼠的免疫效果和保护效果评估最短也需要1.5个月,再加上灵长类的动物试验就要3个月了。

假如评价效果为合格,才能开始下一步的临床前安全评价和临床试验;如果不合格,又要回头去重新设计疫苗。

简而言之,疫苗的研发就是把前面的流程再来N遍,过程中必须时时刻刻高度集中注意力,观察和记录各种细节,对大脑和灵魂的拷问,只有当事科学家才知其味道。

最后,研发成功并不意味着研制出疫苗,更不意味着产品可以登陆市场。

常规来说,临床前安全试验(顾名思义考察安全性)最少需要半年,二期临床试验开始(考察临床有效性)那更是每一期都以年为单位。

当然在疫情持续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法规上会有适当的绿色通道,相关的程序和试验也会加速,比如一期临床时间可以缩短,二三期临床可以合并和减小规模,在非临床试验阶段也可以跳过某些步骤。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创新实验室主任弗雷德里克·唐吉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基于他们的研究,新冠病毒在小鼠测试通过后可以免于一般需要进行的灵长类动物试验和小试质量研究,而直接开始工业化生产和推进临床,在当前的紧急情况下,相关程序和试验当然也会加速……唐吉教授认为1年到15个月的期限比较合理,如果再短则很冒险。

疫苗研发的高难度、高风险和高投入

必须强调的是,疫苗开发本身就是高难度、高风险、高投入的事情,例如埃博拉病毒发现40年后,才有了第一种疫苗的出现,仅单纯的开发过程就用了10年。而且针对SARS、埃博拉这样的疾病,疫苗和治疗方式的市场潜力是有限的,检测其有效性的机会也是有限的,尤其是这种疾病不再被看作是现实威胁的时候。

当年SARS爆发的时候,也是同时有多个团队开展了疫苗的研究,最终在SARS疫情结束后第二年的12月,才出现第一家仅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从疫情爆发算起差不多两年),然而后续的临床试验因为无法招募,同时没有市场前景,只能终止开发。

因此疫苗是否可以顺利如期研发成功,既要受技术的限制,也要考虑商业上的投入。

被誉为世界最知名“病毒猎手”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传染病学专家利普金教授(Walter Ian Lipkin),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接受知名主持人杨澜的专访时说道:“传统上对于疫苗的研发,不以月计,而是以年。问题是我们能不能缩短这个时间?我认为我们可以,但这取决于许多因素。”

我们既希望疫情可以尽快在这一两个月内结束,也希望有企业可以继续把疫苗研发出来,因为此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19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有长期存在的可能性。

愿一切顺利,明年人类就会拥有面对冠状病毒的一副新的盾牌,而研究时刻不能停止,大众的关注更需要升级到用实际行动支持高投入高风险高难度的科技研发这个层次上,而不只是键盘和屏幕上争论。

普通人在看朋友圈,看新闻总之都是经过科普人士充分解读之后的高深内容,而科学家们在看书籍、论文、数据,同时在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验以及学术会议探讨,他们并没有足够时间和表达能力去满足大众的各种好奇心。(作者 Catchbio; 职业: 药物研发)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