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维尼为什么这么爱吃蜂蜜?背后的故事原来这么暖心

2019-03-05 03:47

  1914年8月24日,火车刹车的铃声响起,一名穿着紧身军装的男子被列车送入了安大略省/白石河的小木材镇。

  他是一位名叫哈利·科尔伯恩的中尉。18岁时,他因为热爱动物,从英国伯明翰移居加拿大学习兽医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进入了加里堡骑兵部队军事训练营,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兽医。

  当他从列车内走到车站台上,一个不寻常的景象吸引了他的目光:一只不到七个月大的黑熊幼崽被一个猎人用皮带绑着脖子,向过往的行人兜售。

  猎人对哈利说,他射杀了这只黑熊幼崽的母亲,却不能对这么小的黑熊幼崽下手,因此希望把这只小可爱卖给其他人。

  哈利不能放任这只小熊不管,他用了20美元买下了这只黑熊幼崽,并在日记中记录了这个事件。哈利把小熊抱在怀里,一起登上火车,还给小熊取了个名字叫温尼伯,以此纪念自己的家乡。

  善良的哈利可能不会知道,自己的善举不仅救助了一条生命,也促成了传奇童话《小熊温尼·菩》的诞生。

  在百亩森林里居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性格各异、富有个性。小熊温尼·菩关爱他人、小兔热情好客、小猪活泼开朗、老驴总是很忧郁……

  小熊温尼·菩最爱吃蜂蜜了,为了吃到蜂蜜,他想出了许多“高招”,其中最著名的招数就是抓着气球飘到蜂巢旁,伪装成蓝天下的一朵小乌云去偷蜂蜜。

  小熊温尼·菩不爱动脑筋,为此他还闹出了许多笑话。你瞧,他去拜访小兔子,拼命地贪吃小兔招待他的蜂蜜、奶油,结果肚胀如鼓被堵在了兔洞里。还有一次,在一个下雪天,他和小猪一起去打猎,它们在森林里转来转去,看着地上自己和小猪的四组脚印却认定是伶鼬的,最后自己都觉得自己可笑。

  小熊温尼·菩虽然憨憨傻傻的,但是到了危急的时刻,他总会急中生智帮助别人,他帮老驴找回了尾巴、他还发明了“菩熊号”、“智熊号”小船,从洪水中救出了小猪……

  1.蓝天上,一朵朵松软的小云彩快活地做着游戏。它们在太阳面前跳来跳去,好像成心要挡住阳光似的。一朵云够了,就一下子溜到旁边去,好让同伴也玩一回。

  2.然而森林深处的那些小溪都是急性子。它们在森林里东瞧瞧、西望望,迫不及待地向前冲,因为有数不清的景致等着它们去观赏呢!

  3.小猪的耳朵像两面小旗子一样,在他脑袋后面飘着。小猪吃力地迈开腿,一步又一步……他似乎走了好几个钟头,才到了并不算远的百亩林。在树林的怀抱里,他的耳朵终于能歇一会儿了。

  伦敦一个名叫克里斯托弗·罗宾的小男孩,一再恳求他的父亲/作家米尔恩带他去动物园里,观看一只叫温尼的明星动物。

  因为温尼从小就是被人类养大的,对于温尼来说,人类是她的好朋友,前来看温尼的孩子们甚至被允许进入熊坑,骑在温尼的背上,或者直接拿起食物喂给温尼。而克里斯托弗独自在动物园的地下熊舍里,用勺子喂养温尼蜂蜜的一幕,被自己的作家父亲看在眼里。

  这个场面,让米尔恩拿起了笔。他开始描写小熊温尼,还加入一些他想象的动物角色:小猪,跳跳虎,小袋鼠,猫头鹰等,形成现今小熊温尼漫画标志性的角色构造。

  谁都没想到,当年小男孩克里斯托弗的一个举动,创造了小熊温尼拿着蜜糖罐吃蜜糖的经典造型。

  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1882~1956),英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童话作家和儿童诗人,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 。

  1906年起就在英国老牌幽默杂志《笨拙》工作,写了大量幽默诗文,还曾把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改编成剧本《蛤蟆府的蛤蟆》,这个剧每年圣诞节英国都要上演。

  他创作的主要童话有《小熊温尼.菩》、《菩角小屋》等;儿童诗集《当我们还很小的时候》、《我们已经6岁了》等。轻喜剧《皮姆先生过去了》、《迈克尔和玛丽》;儿童剧《假象》。此外还有侦探小说《红房子的秘密》等。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