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何建文)这是一艘与众不同的龙舟模型:模型长约3.2米,能在水面上轻快滑动。镶嵌的54个“扒仔”均装有马达,能够灵活地挥动船浆,动作整齐一致,起落有序。
这艘特别的龙舟模型是东莞市中堂镇东向村的老农祥叔制作的。在祥叔家里,不仅有很多规格不一的龙舟模型,还有航空母舰、潜艇等模型,让人眼前一亮。祥叔凭着热烈且执着的龙舟情怀,近年来无师自通制作龙舟模型,努力传承龙舟传统文化。
祥叔的房子建在东向村的岸边,记者看到这艘超级龙舟模型摆在岸边石桌上,吸引村民围观。祥叔开动龙舟马达时,“扒仔”们挥动着船桨,气氛瞬间活跃起来,吸引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
“制作这艘龙舟花了非常多的时间与精力,不过我特别开心,这是我喜欢的模型作品。”祥叔说,制作龙舟需要不少工序,首先要将龙舟框架制作出来,将木材裁好,上油漆,5天左右龙舟成型。接着,就开始为每个“扒仔”安装马达。
记者看到,“扒仔”的头是用“玩具彩蛋”做的,身体是木片做的,衣服是饮料盒做的。虽然都是不起眼的废旧物品,但是充满创意。
祥叔说:“每个‘扒仔’包括造型、涂画、马达安装等,需要花上近3个小时,整个龙舟有54个“扒仔”,耗时可想而知。”为了制作这艘龙舟模型,祥叔花了半年时间沉浸在这里,龙舟模型终于亮相。
“我非常喜欢龙舟,以前每年都会扒龙舟,现在年纪大了,就不能上船了。不过,我对龙舟有很深的感情,这份情怀刺激我制作龙舟模型。”祥叔说。
中堂是著名的龙舟之乡,龙舟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民间艺人将对龙舟热爱的感情寄托在模型制作上,用巧手制作出一艘艘精致的龙舟模型,让龙舟这一“庞然大物”变成模型走入了普通百姓家。
让人称奇的是,祥叔是无师自通的,他依靠自己摸索制作这些模型。祥叔说,自己没有当过木工,也没有向别人求教过,都是自己一点点摸索的。
除了龙舟,祥叔为了致敬我国首艘国产航母001A型航空母舰,制作了一艘航空母舰模型,并且制作了一艘潜水艇。这两件模型均安装有马达,能在水面上行驶的。记者看到航空母舰上“搭乘”了不少战斗机,整艘航空母舰看起来栩栩如生。更为出奇的是,祥叔制作的潜水艇,的确能够潜水的,整艘艇几乎可以浸入水里行驶。
目前,随着制作的模型越来越多,这不仅耗费很多时间,而且产生了很多物料成本,对于祥叔而言,也是不轻的负担。祥叔说,希望有人喜欢他制作的模型,希望作品走出去,让更多人欣赏,也使传统的文化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