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官宣!我国第三艘航母在建中,这些公司能上演起飞“style”吗?(附股)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
原标题:官宣!我国第三艘航母在建中,这些公司能上演起飞“style”吗?(附股)
6年过去,中国航母已经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二步:第一艘完全国产的航母已经完成了海试,不日将进入人民海军服役,保卫祖国的蓝色疆土。
11月25日,新华社在其官方微信上发表一篇名为《6年前这个红遍全国“style”,至今让人心潮澎湃!》的文章,文中提及:
其中所提到的已经在船台上有序建造的新型航母,或是我们期盼已久的第三艘航母,这也是官媒首次确认中国正在建造第三艘航母。
这艘航母一度“藏在深闺”。我国军事爱好者一直在猜测,这艘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建造的新型航母,是否会配备电磁弹射器,甚至采用核动力。虽然这些细节目前官方并未披露,但是这一好消息还是传递到资本市场。
今天早盘,Wind航母指数一度上涨近2%,银邦股份、中航电子、中直股份、亚星锚链等多股出现拉升。
众所周知,航母产业巨大,足以为整个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带来利好。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推算,一艘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建造费用约为50亿美元,全生命周期航母总共会花掉约330亿美元。此外,一个航母编队每年的维护费用也高达20亿美元左右。
专业人士指出,我国航母产业链的总量和结构则可以大致参考美国最新的“福特”级航母。公开资料显示,该级别航母总投入128.87亿美元,其中,制造总价为95.61亿美元,设计费用为33.26亿美元。从产业链角度看,制造总价中各环节的占比依次是总体建造(63%)、动力设备(16%)、军械设备(15%)、电子系统(3%)。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国产航母的建造,将为以下7个产业提供投资机会,分别为:舰船制造、舰载机、高端装备制造、钢板和复合材料、动力系统、电子信息系统、武器弹药。
1.舰船制造。建议关注中国重工、中船防务(已收购黄埔文冲);另外建议关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江南造船厂和沪东中华尚在集团下未注入到上市公司)后续规划,涉及公司中国船舶、中船科技。
2.舰载机。舰载机是航母战斗力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可上舰的战斗机主要为歼15、歼-15S双座型,未来趋势可能为歼-31。涉及公司沈飞集团(拟注入中航黑豹)和成飞集团。
3.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的航母产业链带动高端设备和技术的升级,建议关注中航重机(国内锻铸和液压产品领先企业)。
4.钢板和复合材料。我国结构用钢的基础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未来新型高强度航母用钢的研究仍然十分重要,在保证航母战斗性能的条件,努力降低航母建造成本,研制并采用高性能的结构材料是未来长期发展趋势。建议关注鞍钢股份、包钢股份、宝钢股份等。
5.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航母编队的心脏,核动力和全电力推进是未来国内、外舰船动力系统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发达国家30%以上的新造船舶已采用电力推进系统。建议关注中船重工712研究所(掌握我国的全电推进系统核心技术)、中国动力(世界级舰船动力业务龙头)、湘电股份(我国舰船电力推进成套设备生产厂家)、中航动力(航空发动机龙头)等。
6.电子信息系统。包括雷达、航电系统、机电系统、水声信息装备等,未来向综合一体化新形态发展。建议关注国睿科技(雷达系统)、中航电子(航电系统)、中航机电(机电系统)、中电广通(水声信息装备)等。
7.武器弹药:导弹是打击敌人的关键,未来在信息化战争的时代精确制导武器的地位更加凸显。航母编队中的导弹主要包括空基导弹和海基导弹,未来舰载机和大型舰艇的新增需求以及更新换代将催生巨大市场。建议关注航天长峰、航天科技、中兵红箭等。
➤新规立威,炒作哑火!“1个180斤老婆变2个90斤的”套路玩不转了……
➤刷屏!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入选,金融房地产领域无人上榜
➤【中证盘前播报】对赌净利4年103亿元,巨人网络资产重组再闯关;*ST康达易主,今日复牌;阿里市值超越脸书;京东市值跌破上市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