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专门测试各类先进导弹武器的卡普斯京亚尔靶场出现重大事故,网络上的视频显示一枚导弹在升空后即凌空爆炸,现场犹如放烟花。
炸的是什么导弹?此前外界有猜测认为是洲际导弹,也有猜测是防空导弹。而据俄塔社的最新报道,事故发生于12月7日,型号为S-350型中远程防空系统。当然,这则报道主要是为了说导弹炸了但“没砸到人”。对于S-350大家应该是既熟悉又陌生,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就来简单说说S-350。
S-350防空系统在俄军中的定位是S-300的“正牌替代者”,有人也许会说替代S-300的不是S-400吗?至少俄军本身不这么看,俄空军参谋长在7年前的S-400防空系统接装仪式上就曾明确否认这一说法。这问题我们可以从2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S-400在性能上虽足以取代S-300,但S-400用途全面的多,作战距离等指标也高出很多,可以满足诸如反导等更多的作战用途。能者多劳,S-300此前相对核心的防空任务自然就会被弱化。这样,俄军就需要另外一款侧重“单纯防空(包含反巡航导弹)”任务的防空系统作为补充。
其二,S-400作为一款功能全面的大型防空系统,其系统子系统众多,造价也更加昂贵,这也就需要一款造价相对低一些的防空系统作为补充。当前,俄空天军大约有40个防空团,而计划中的S-400采购量为28个团,剩下的空间自然就是留给S-350的。
△S-400所携带的大型防空导弹从成本和技术上都打适合巡航导弹、精确制导弹药这类小目标
S-350防空系统之所以能够问世一定程度上说是个“巧合”,如果按照正常轨迹的线或许线的位置。
韩国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轨迹,韩国为应对北边威胁提出发展KM-SAM中程防空系统,但自己肯定是没这本事搞的。于是就想到了找俄罗斯人帮忙,俄罗斯人也爽快,直接帮着设计全套核心:雷达方面,金刚石·安泰集团帮韩国人设计制造了3套样机;导弹方面,从导弹的技术特点来看,很可能也是出自俄罗斯人之手。但俄罗斯主要是帮助设计、出样品,后续韩国人应该已经完全将全套系统国产化。
韩国人的单子引起了俄军方的注意,俄军受启发“想起”S-300也快到寿命了,因此启动了“勇士-PVO”防空系统研发项目。项目大约启动于2008年,当时的大背景是油价上涨,俄军经费逐渐得到保证,并制定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装备发展计划。
因为“有钱”,俄军和俄军工界也展示了“信息”,誓言要在2013年让S-350服役。2010年,金刚石·安泰集团总裁曾不无自夸的“抱怨”称,“我们必须在5年的时间内从零开始开发出全新技术,类似情况得到及时解决只在斯大林时期出现过,当时的KB-1设计局(“金刚石”设计局的前身)用5年的世间制造出了保卫莫斯科的第一款防空系统——S-25。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在明年(即2011年)拿出系统原型,2013年通过国家试验。”
2013年,S-350在普京视察时首次公开亮相,随后又在莫斯科航展公开亮相。当时外界普遍认为,S-350也许真要成军了。
过了2013年,S-350投入试验后显然遇到了麻烦,关于它的报道变得很少,大致保持着每年1-2条新闻的频率,说的无非是生产马上开始、测试快结束了、年底要交付啦……关注俄制武器的对此应该会比较熟悉,而2018年第一次冒泡竟然就是大爆炸,实在有点不大吉利。
△S-350系统中集成探测、火控功能于一体的多用途雷达,这是俄军首度装备此类雷达
就系统本身而言,S-350最显著的变化是系统大大简化,在采用多用途无源相控阵雷达后作战单位简化了许多,系统主要由指挥中心、多用途雷达以及导弹发射车组成。
这其中,导弹发射车得益于导弹的小型化,单车可携带12枚导弹,即仅3部车的携带量就超过S-300/400整个作战营的携弹量。此外,S-350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诸如雷达等子系统都可以不经过操作人员直接遥控操作,单一作战单位理论上只需要3个作战人员操作。可以说,这些因素将会颠覆俄空天军防空单位的现有编制,让S-350以高度精简的方式来替代原来构成复杂的S-300防空系统。
性能方面,S-350使用的是9M96系列防空导弹,根据俄军披露的信息,远程版9M96的射程可达150千米。就这个射程而言,比俄军现役大部分S-300都好。如果推向市场的线防空系统形成挑战,威胁甚至比S-400更大。但有一个前提是俄罗斯得愿意“高配”出口,根据早前公开的资料,出口版S-350E的最大作战距离仅为60千米。
当然,就目前而言,俄罗斯还是得先把S-350系统搞溜能服役再说。结合俄海军舰载防空系统(两者使用同款导弹)的情况而言,S-350项目研发延宕的原因很可能也是因为电子设备的问题,诸如此次爆炸的动力问题应该不是最主要的。如今海军的问题似乎已经接近解决,这对于S-350或许也是一个积极信号。(作者署名:北国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