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罗斯曝光了一款舰载激光致盲武器,这种视觉干扰系统可引起敌人“失明”或产生幻觉。据俄罗斯国际通讯社2月5日莫斯科的报道,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旗下的“俄罗斯电子”控股公司研制出一种5P-42型“雕鸮”激光视觉干扰武器站,已经交付到俄海军的“戈尔什科夫”号导弹护卫舰,在2019年1月进行了最后测试。
“戈尔什科夫”号是22350型导弹护卫舰的首舰,排水量4500吨,舰长135米,舷宽15米,航速可达29节,巡航航程可达4.5万海里,自持力最长可达30天,可纳船员180-200人。导弹护卫舰配备了一门A-192型130毫米“阿玛塔”自动舰炮,16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缟玛瑙”超音速反舰导弹和“口径-NKE”远程巡航导弹,舰载防空系统是“棱堡”舰空导弹系统。22350型导弹护卫舰使用了隐形技术复合材料,其上部结构具有特殊外形,减少了船舶雷达散射,有利于降低雷达可见度。
正在进行海试的22350型导弹护卫舰的二号舰“卡萨托诺夫”号护卫舰在首次航行中行驶了500多海里。这两艘护卫舰都装备5P-42型激光视觉干扰武器站,每艘军舰装备两套视觉干扰器系统。类似的设备也将安装在另外两艘22350型护卫舰上,这两艘护卫舰正在北方造船厂建造。
5P-42型激光致盲武器站是可以在昼夜抑制光学侦察、电子监控和瞄准的小型激光武器站,是一种针对水面舰艇的近距离光学战斗武器。激光致盲/视觉干扰站的原理是基于激光照射、通过发射亮度不断变化的光线,光辐射亮度的调制,刺激干扰人体的视觉神经,引发视觉器官功能紊乱,引起暂时的可逆视力障碍。
5P-42型激光致盲武器站用于在黎明、黄昏和夜间压制对手的光学光电观测通道和近战武器瞄准系统,当激光致盲/视觉干扰站照射敌人,敌方会因“看不见目标”而无法使用轻小型武器目视瞄准,无法对视觉干扰站所防卫的目标进行精确射击。有20%的被照射者出现一种幻觉效应,被描述为“眼前闪烁的无法消失的强光点”,有45%的参试者出现头晕、恶心、迷失方向的症状。“俄罗斯电子”控股公司明确指出,可见和部分红外光谱与高频亮度调制相结合,可在5000米距离上有效压制舰载光学侦察设备、夜视仪器、激光红外测距仪、反坦克导弹制导系统。
俄罗斯计划在所有正在建造的轻型护卫舰和巡逻舰上面安装激光致盲/视觉干扰站。
俄罗斯研制激光武器的历史很悠久,这种激光致盲武器在游戏《红警》中曾有类似的装备,例如著名的“光棱”激光坦克,而且“光棱”激光坦克确实线年,苏联研制了第一辆自行激光武器系统——1K11激光坦克,一个巨大的可旋转的激光发射器安装在MT-T炮兵通用自行履带平台上。
此外,苏联还在ZSU-23-4自行高炮底盘上开发了一种防空用的激光武器站,主要用于对敌机进行照射。
激光武器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目前取得技术进步比较大的国家主要是俄罗斯、美国、中国等。其实,在激光武器的发展历程上,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曾有一款激光武器系统研制成功,且进行了装备,并在实战中使用良好,发挥了重大作用。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期间,英国曾在22型护卫舰和“利安德”级护卫舰上配备过舰载激光炫目照射器,发射特定的蓝绿色激光束,照射3公里范围内的敌方战机飞行员的眼睛,使其眼睛眩目而放弃作战行动。
中国近些年对激光武器也有很多研究,例如中国电科集团早在2014年就公开发布了一款“光盾”激光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打击低空飞行的导弹、武装无人机、攻击机以及无人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也公开发布过一款“低空卫士”,拥有同样的性能。这款激光武器甚至安装到航母辽宁舰上面进行测试,“低空卫士”是一款低功率激光武器,能够干扰光学电子侦察设备,摧毁低空飞行的无人机等小型目标。
此外,中国保利科技公司还研制并公开展示过“沉默猎人”(Silent Hunter)激光武器,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武器之一。据称它的输出功率至少为70千瓦,比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15年展示的30千瓦的“雅典娜”激光武器和目前美国海军“庞塞”号军舰使用的33千瓦激光武器系统更加强大。(作者署名:科罗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