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原型这么加油!翼尖对翼尖加油苏联人脑洞有多大_高清图集_新浪网

2019-04-01 05:53

  目前全球空军使用的空中加油技术有两种,一种是英国空中加油有限公司在1949年发明的软管-锥套式空中加油。也就是加油机放出一根末端带有稳定锥套的软管,由受油机飞行员操纵飞机把机头受油管插入锥套,对接后开始传输燃油。另一种是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在1949年发明的硬管式空中加油,加油机尾部放下一根伸缩式刚性硬管,由加油机操作员控制硬管插入受油机机背的加油插座。(图文:空军之翼)

  这两种空中加油技术各有优缺点,如软管-锥套技术能同时为多架战斗机实施加油,但存在对受油机飞行员驾驶技术要求高、加油速度慢的缺点。硬管技术加油速度快,对受油机驾驶技术要求低,但一次只能为一架飞机加油。

  其实原本还应该出现第三种空中加油技术,那就是苏联在冷战时期发明的翼尖对翼尖空中加油技术,可惜这种技术由于种种缺陷最后被苏联空军放弃。

  苏联空军在1948年开始为雅克-15喷气式战斗机研制空中加油系统,以便延长这种飞机有限的航程。当时英国正在研究和测试软管-锥套式空中加油技术,这种技术简单易懂,所以苏联人借鉴英国方案发展出自己的软管-锥套系统,并交给茹科夫斯基试飞中心展开试验。但试飞员发现软管-锥套对受油机飞行员操纵技术要求太高,因为锥套会在加油机尾部的乱流中做不可预测的摇摆,受油机也会在尾流干扰下不易操纵,每次对接都能让人出一身大汗。

  于是飞行员们不禁想如果采用翼尖对翼尖的加油方式,那岂不是就完全避开了乱流的影响,同时这种加油方式还提高了安全性,两机在紧急情况下的脱离更容易。上级对试飞员提出的设想表示赞许,认为这种加油技术代表了苏联的创新,并没有重蹈帝国主义覆辙。

  1949年6月,两架图-2轰炸机成功测试了翼尖对翼尖的空中加油,随后雅克-15又与图-2加油机对接成功。空中加油时,受油机的右翼尖放出一根末端有一个阻力伞和配重的导索,加油机从受油机右下方接近,用左翼前缘搭上导索,让导索沿机翼前缘滑向翼尖,最后配重块滑入加油机翼尖的一个卡口锁住,完成了初步对接。受油机启动绞车把加油机机翼内的输油管拉出,并与自己翼尖的加油口对接,这样就能进行空中加油了。

  由于此时雅克-15已经停产,新一代的米格-15战斗机的航程大幅度增加,于是苏联就把空中加油技术的研究方向转向战略轰炸机。

  此时苏联空军装备的战略轰炸机是图-4和图-16,在装备翼尖对翼尖加油系统后,这两种轰炸机将变身为突破北美防空网络的利器。图-4轰炸机首先测试了翼尖对翼尖加油系统,随后这套系统又安装在图-16轰炸机上。

  目前全球空军使用的空中加油技术有两种,一种是英国空中加油有限公司在1949年发明的软管-锥套式空中加油。也就是加油机放出一根末端带有稳定锥套的软管,由受油机飞行员操纵飞机把机头受油管插入锥套,对接后开始传输燃油。另一种是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在1949年发明的硬管式空中加油,加油机尾部放下一根伸缩式刚性硬管,由加油机操作员控制硬管插入受油机机背的加油插座。(图文:空军之翼)

  图-16的翼尖-翼尖加油系统进行了简化,加油机直接放出带阻力伞软管而不是导索。但这种加油技术与英帝国主义的软管-锥套技术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只能为一架飞机加油,而且操纵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苏联最后在米格-19战斗机上试验了翼尖-翼尖加油技术后就彻底放弃了研究,转为专心发展软管-锥套技术。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