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纪实》走出去以国际化视角创作新尝试

2019-04-01 11:36

  【环球军事报道】电视纪录片在固有创作模式中,如何突围?对此,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专题部主任兼《军事纪实》栏目制片人魏纪奎和他的主创团队有着自己的思考。

  这些年来,《军事纪实》团队最常说的就是“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表达”。这里的“国际化”,不是一个空洞泛化的概念,而是一种“走向国际的行动”,或者是“直面世界的执行力”他们扛起摄像机走出去,仔细查阅其他国家资料,从他人的历史记述中抽丝剥茧,探寻我们曾经熟悉的历史另一面,总能看到不同以往的风貌和更为深刻震撼的真相。

  近年来,《军事纪实》栏目陆续拍摄的《铁在烧志愿军第63军铁原战记》《大棋局从“开罗宣言”到》《日本侵华前传》《台儿庄1938》《烽火1937从日本档案解密卢沟桥事变》《甲午陆战启示录》等多部国际化视角的纪录片,品质之高、角度之新让观者眼前一亮。而他们“直面世界的执行力”,从这些纪录片的幕后故事或可略知一二。

  位于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十一层的一座小型会议室,一直被中心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者们称为“审片室”或者“11层”。编导们私下里交流,以“上十一层”指代准备接受审片。从一楼电梯口树起的“审片请上十一楼”的牌子开始,编导们就无比紧张地等待“最后的审判”。而就在这忐忑不安的气氛中,《铁在烧》的审片会却意外变成了点燃观影热情的“提前点映场”。

  那天,《铁在烧》的执行总编导迟鹏也在场,他还记得,因为这部纪录片共5集,每集时长50分钟,加起来超过4个小时,怕参加审片的专家们太过疲累,还特意做了先审两集之后休息10分钟的安排。没想到,专家们看得意犹未尽,一听说要休息都纷纷摆手:这个片子好看,看着不累,不用休息了。

  液晶电视屏幕上出现的一幕幕历史画面吸引着在场所有审片专家的目光,甚至连低头喝一口水都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画面。审片完毕,一位专家给出了十四个字的评价,《铁在烧》的执行总编导迟鹏记得特别清楚:他说了解气,提气,长志气;军魂,国魂,民族魂!

  就是这部被专家们如此看好的《铁在烧》,是《军事纪实》栏目组投入精干力量历时2年拍摄而成的,但通观纪录片后你会惊讶的发现,这部纪录片中展现的历史节点极其短暂,只有短短13天的时间,这就是著名的铁原阻击战。

  《铁在烧》将镜头聚焦紧邻三八线年志愿军入朝作战时期,第63军为保障志愿军主力部队完成撤离和重铸防线任务,奉命阻击以美国为首“联合国军”,浴血鏖战13天的历史段落进行拍摄,将一段并不为人所熟知的战斗历程通过摄像机全景式地展现在电视观众面前。

  纵观当前的电视荧屏,恐怕没有哪个日播类栏目肯花2年时间拍摄一部5天就能播完的纪录片,不过《军事纪实》这样做了。作为栏目的主编之一,迟鹏担任了该片的执行总编导和总摄像,对于他来说,这个题材是新鲜的,对于国内的大部分观众来说,这段历史也是新鲜的。“铁原阻击战不是一场溃败,而是一种有组织的撤退,是一种战略转移”,历时两年创作完成之后,迟鹏对这段历史有了不同以往的认知。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