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3月26日报道,在兰卡威航展上,马来西亚莫实德海军造船厂(Boustead Naval Shipyard)与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正在讨论一个新的合作方式,即马来西亚正在考虑修改之前签订的濒海任务舰(Littoral Mission Ships)合同,以求最小化成本。
马来西亚方面的考虑是降低成本,而方法也很简单。之前订购的4搜濒海任务舰中2艘在中国建造,而剩下的2艘则由莫实德海军造船厂建造。马方认为这一合同仍然过于昂贵,不符合现在马来西亚政府的指导方针。按照马方的想法,4艘濒海任务舰的合同费用可以从11.7亿林吉特下降到10.5亿林吉特。
下调到费用主要为技术转让和训练费用,而毫无疑问全部由中国制造的成本会更低。不过马来西亚方面仍然需要中国提供维护、维修和翻修(maintenance, repair, and overhaul, MRO)支持。否则以马来西亚目前的造船能力,维护中国产的相关型号仍然存在困难。
濒海任务舰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推出的外贸型军用舰艇,其长69米,宽9米,吃水2.6米,排水量780吨,最大航速24节,续航能力2000海里,自持力15天,乘员45人。濒海任务舰配备SR-47AG型搜索雷达,HEOS-100和HEOS-300型火控雷达,配备H/PJ-17型30毫米机炮两门,还可以配备其他导弹、鱼雷组件。濒海任务舰舰尾可以设置小艇设施或者飞行甲板,设置飞行甲板的话不设机库,但可以起降中型直升机。
濒海任务舰已订购4艘,计划生产18艘。但是对于马来西亚政府而言,目前试图降低的是债务负担,因此各类开支正在缩减,相关采购工作至少会暂缓。应该看到的是,对于中国而言影响不大,只是少了出口生产线的机会,而对于马来西亚而言,其莫实德造船厂的技术水平和产能扩张可能会被搁置,这点对于马来西亚的造船业技术提升和规范化而言并不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