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锐评:任重而道远!俄欲复兴潜艇部队抗衡西方难题多

2019-04-27 16:26

  参考消息网7月16日报道 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7月7日报道称,自2011年以来,俄罗斯开展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三军部队武装现代化计划以对抗西方,俄海军潜艇部队也在这一“复兴”计划内。按俄军计划,俄海军未来将新增20艘核潜艇,以应对未来西方潜艇部队的挑战。那么俄海军潜艇部队的现状究竟如何?其国家财力和技术能否保障这一计划的顺利实施呢?本期就此为您解析。

  美国《国家利益》发表的题为《俄罗斯潜艇部队正日益强大,我们应该担心吗?》的文章称,俄海军目前计划对一些现役型号的潜艇进行升级,以延长它们的服役期限,例如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现役6艘,另有2艘正在进行现代化改装)以及阿库拉级(另译鲨鱼级)攻击型核潜艇,其中一些阿库拉级(俄军现役5艘)需要进行专门改装,以具备发射“口径”巡航导弹的能力,从而增强俄海军潜艇部队对敌军陆地目标的打击能力。除核潜艇外,俄海军现役的基洛级柴电潜艇(现役28艘,包括22艘原版877型,以及6艘636.3改进型)也会进行升级改造以继续服役,直到新攻击型核潜艇和新一代AIP(不依赖空气推进)柴电潜艇问世为止。按俄军计划,2020年时将有6艘636.3改进型基洛级潜艇交付太平洋舰队。

  核潜艇方面。北风之神级(955型)作为俄海军第四代弹道导弹核潜艇,代表了目前俄战略核潜艇的最高水平,目前已完工4艘,其中3艘在役。不过据西方军事媒体透露,早期几艘北风之神级是利用未完工的阿库拉Ⅲ级攻击型核潜艇的一些部件制造的,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建造费用。按俄海军原计划,本来准备采购性能更先进的955B改进型核潜艇,其采用了新型泵喷推进系统和艇载设备,但因成本效益不佳(建造4艘955B型的经费,可以建造6艘955A型),955B型未列入俄《2018-2027国家装备发展计划》,2023年后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将继续建造6艘955A型核潜艇,分别列装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

  待这几艘入役后,俄海军将拥有14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11艘955A型+3艘955型)。此外和北风之神级一样,早期的白蜡树级(885型,另称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实际也是用20世纪90年代末没有完工的潜艇制造的,这种潜艇主要用于破坏俄军海上交通线,并护卫北风之神级进入导弹发射阵位。按设计指标,一艘亚森级搭载有8个垂发单元,可搭载40枚潜射型“口径”巡航导弹(均可携带战术核弹头),具有相当强的对陆攻击能力。俄海军共订购了10艘白蜡树级,其中在建5艘(完工2艘,现役1艘,下水1艘),其余潜艇将在2023年交付。

  文章还认为,在建造新潜艇方面,俄罗斯将重点放在打造技术更先进、火力更强的潜艇上。大西洋理事会的马格努斯·努登曼称,这已改变了过于苏联海军只注重潜艇数量的传统做法,而更倾向于西方海军注重高品质(性能)的风格。

  从上文不难看出,俄海军重振潜艇部队的“雄心壮志”,但从现实角度看,想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并不小。第一大难关就是国防预算大幅削减。据塔斯社7月3日报道,俄工贸部2035年前造船业发展战略草案称:“军舰制造方面,由于国防预算大幅缩减,一批未来舰船开始研发和批量购买的日期预计将推迟至2025年后”。尽管主要受波及的是大型水面舰艇,但很难说潜艇部队不会受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前文提到的北风之神级为保数量,“折中”选择继续建造955A型的例子。

  第二大难关就是关键技术仍存缺陷。俄军柴电潜艇的状况最为典型,以基洛级的“后继者”拉达级柴电潜艇为例,尽管俄媒在宣传上声称该级潜艇的航行降噪水平远优于基洛级,但据西方军事媒体报道,实际后者因为一直未加装AIP系统(最初3艘未搭载AIP系统就下水了),致使其噪声水平(110分贝)只比基洛级(118分贝)小了8个分贝,而弱于日本的苍龙级(约105分贝)。俄海军虽计划为拉达级加装AIP系统,但目前开发仍未取得关键成果,未来仍需要改进型基洛级“撑门面”。

  此外就是俄海军给予较高期望的哈斯基级第5代核潜艇,可以搭载“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虽然其已经被列入了《2018-2027国家装备发展计划》,预计将于2023年开始设计,2027年交付首艇,但目前该型潜艇的研发计划并不理想,未能满足俄海军要求。

  综合来看,俄海军复兴潜艇部队以对抗西方海军的“雄心壮志”还是能在未来得以实现的,虽然会遭遇许多波折、最终效果也会打不少折扣,且未必能在2023年左右完成。需要注意的是,俄海军现役潜艇部队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规模和建造速度实际上已落后于美国海军以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现役15艘、另在建11艘,共计划48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现役18艘,继任的哥伦比亚级已进入研发阶段)为代表的水下打击力量,对此俄海军目前能做的仍是尽力缩小差距,但距离抗衡西方大国海军尚有不少距离。(文/黄晋一)

  5月22日,俄海军北方舰队的“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北风之神级首艇)战略核潜艇,从白海齐射了4枚RSM-56“圆锤”(另译“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全部成功命中位于远东勘察加半岛靶场的预定目标。这是北风之神级核潜艇首次在水下齐射4枚导弹,明显是针对美国进行战略威慑。

  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水下满载排水量2.4万吨,全长170米,全宽13.5米,吃水10米,搭载一台OK-650型压水核反应堆(与台风级相同),最大输出功率380兆瓦,驱动一台泵喷式推进器,水下最大航速30节。图为北风之神级数图,介绍了该级艇相关的各项性能。

  图为北风之神级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的近照,该级艇共配有6个533毫米重型鱼雷发射管,图中可见4个(另外2个在水线毫米发射管上方),在现役弹道导弹核潜艇中,北风之神级的鱼雷发射管数量是最多的。

  图为2018年5月22日,进行“圆锤”导弹齐射前的“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核潜艇。

  16枚“圆锤”潜射弹道导弹是北风之神级的最具威慑力武器,最大射程1万千米,每枚导弹最多可载10个分导核弹头(15万吨TNT当量),一艘可搭载160个核弹头,打击精度(CEP,圆概率误差)可达350米内。图为俄军台风级、北风之神级与英军前卫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技术参数比较图,与台风级(20枚RSM-52导弹,每枚搭载10个分导弹头)相比,北风之神级的核弹头数量实际有所退步。

  按理论计算,一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发射的16枚“圆锤”弹道导弹可在半小时内毁灭地球上任意一个中等国家。图为俄海军新、老两代战略导弹核潜艇,北风之神级(前)与台风级(后)合影照。

  图为5月22日,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即将下潜入水,可见16个“圆锤”导弹发射筒保护盖。

  艇员准备进入作战隔舱,背景可见各种管线、阀门和开关,与西方海军潜艇简洁的内设不同,北风之神级仍延续了苏联海军潜艇的粗犷风格。

  与传统潜艇不同,北风之神级的操纵系统更类似摇杆手柄,与美军核潜艇的飞机操纵杆设计也不同。

  图为在发射海域附近的俄军水面舰艇拍摄的“圆锤”潜射弹道导弹出水点火升空画面。

  4枚“圆锤”导弹腾空而去,如果每枚导弹均携带有10个分导核弹头的线个战略目标(或城市)。

  图为北风之神级2号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下水前,俄海军艇员在船坞内与其合影。

  图为北风之神级2号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K-550)下水资料图。

  图为北风之神级2号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K-550)海上航行资料图。

  2014年,一艘小拖船在俄罗斯北方海域航行时由于遭遇大风暴,燃油全部耗尽,随即发出SOS信号求救。巧合的是,附近刚好有艘俄海军的奥斯卡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经过,艇长决定马上前往救援。图为奥斯卡II级核潜艇上浮后,救援小拖船的航拍图。

  参与救援的949型核潜艇(北约代号:奥斯卡级)是苏联于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同时也是目前现役吨位最大的巡航导弹核潜艇,该级艇水下满载排水量2.2(949A型为2.4万吨)万吨,全长154米,全宽18.2米,搭载两台OK-650V压水堆,水下最大航速32节,其搭载的最强火力由24枚P-700(SS-N-19)“花岗岩”超音速反舰导弹组成。图为949A型的技术参数图。

  与拖船汇合后,核潜艇上的官兵首先用缆绳等设备将拖船与核潜艇固定到一起,防止小船飘走,并将船员转移到核潜艇上避难。

  在此期间,俄海军救援部门还派出直升机,为小船送去急需的柴油,并让小船恢复动力。图为从直升机上拍摄的核潜艇救援小船视频截图。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