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卫星在轨加注实验成功实现卫星空中加油

2019-05-15 22:39

  央广网北京7月4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据了解,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设计研制的天源一号卫星在轨加注试验日前取得成功。

  “天源一号”是我国首个卫星在轨加注飞行试验系统,具有集成度高、自主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

  目前,它已经完成了在轨加注实验载荷,成功完成微重力条件下流体管理与加注、高精度推进剂测量等9项在轨试验。相关数据也表明,我国首次卫星在轨加注实验取得成功,这也就意味着天源一号代表我们中国首次实现了卫星的空中加油。

  在它搭载长征七号火箭升空的几天里,“天源一号”根据预定计划进行了卫星在轨加注核心关键技术试验与验证,获取了3种贮箱加注全过程的完整视频和相关试验数据,加注过程非常稳定,测量与控制精度非常高,实测结果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另外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卫星在轨加注其实是类似于飞机空中加油,通过直接传输的方式,对卫星进行了气、液补给,可以大幅延长卫星在轨寿命,提高卫星的机动能力。

  据测算,如果给静止轨道上的卫星补给60公斤燃料,就可以延长卫星寿命12个月,创造近亿元的经济价值。因此,卫星在轨加注一直是国际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仅有美国等极少数国家开展过这项试验。

  昨天,记者从国防科技大学获悉,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设计研制、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天源一号”卫星日前在轨加注实验载荷,已成功完成微重力条件下流体管理与加注、高精度推进剂测量等9项在轨试验。“天源一号”是我国首个卫星在轨加注飞行试验系统,具有集成度高、自主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

  (王握文章飞钹)国防科技大学6月30日发布消息,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设计研制、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天源一号”卫星在轨加注实验载荷,成功完成微重力条件下流体管理与加注、高精度推进剂测量等9项在轨试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收到的遥测与数传数据表明,我国首次卫星在轨加注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特约记者王握文 记者唐先武)记者30日从国防科技大学获悉,由该校自主设计研制、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天源一号”卫星在轨加注实验载荷,已成功完成微重力条件下流体管理与加注、高精度推进剂测量等9项在轨试验。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