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图箭头所示,ORN-6E-2塔康导航天线,生产商是日本电气。下面是Link16数据链。下面圆盘状的设备是OPX-11F敌我识别天线,生产商是三菱电机。再往下的NOLQ-3D电子战系统,海自从村雨级开始装备NOLQ-3,秋月级装备的是最新的D型。该系统由ESM(电子支援系统)和ECM(电子对抗系统)构成,据称性能相当于美军的AN/SLQ-32(V)。生产商是三菱电机。箭头所指是ESM子系统的固定式方位天线。下面一大一小两个长条状的雷达是OPS-20C航海雷达,I波段,分为主天线(也就是大的那个)和副天线(小的那个)。该雷达采用低截获率技术,将雷达波由过去OPS -20的脉冲波束改成CW波束,虽然有效搜索范围减少,但是大幅降低被敌方电子支援装置截收的机率。除了对海搜索外,OPS-20C也仍保留导航功能。生产商是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ORQ-1C-2直升机数据链,用于将舰载直升机获得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本舰,生产商是三菱电机。下部一大一小两个整流罩分别是NORA-1C和NORQ-1卫通天线通信卫星的信号,工作在X波段,生产商是日本电气。NORQ-1工作在Ku波段,可以进行大容量通信,但易受天气影响。因此这两种卫通互为补充。另外在一号烟筒后部还各有一部这两种卫通天线。图片左下方是NOLQ-3D电子战系统的ECM,即干扰机。主桅左右各有一个。
舰桥顶部的FCS-3A雷达系统,其中小天线是X波段,用于ESSM的制导,大天线是C波段,用于对空、对海目标的搜索跟踪及控制MK45火炮。生产商是三菱电机。
秋月级一号烟筒后部。在90式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前部(箭头没有标出),可见四联装FAJ(投射型静止声干扰器),用于干扰来袭鱼雷。在烟筒和舱室外部可见许多弯钩状的突起,这是自动喷淋装置,可用于降低红外信号、放射性沾染洗消或火灾灭火。
舰桥下部01甲板局部特写。出于隐身考虑,舷梯收缩在舰体内部后,外部的盖板可以收起,以降低雷达信号特征。可收放盖板后面是HOH-303三联装鱼雷发射装置,盖板也是可收放的。
鱼雷发射装置后部是四联装MOD(自航式鱼雷诱饵发射装置)。注意,此装置仅装在右舷,左舷是没有的。
从116开始,反潜导弹由阿斯洛克换成了AV自研的07式反潜导弹(AV自称新版阿斯洛克)
【环球军事报道】“美国会不会真的遭遇‘亚洲的噩梦’?”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新年伊始就做了一场“荒唐的梦”,该杂志今年第一期忧心忡忡地描述未来可能在美日同盟与中国围绕钓鱼岛爆发海战中最终战败的恶果,并把其中关键原因归为中国正迅速发展的海基核力量。向来对中国军事十分关注的外媒近来开始盯上中国未来可能出现的“令人担忧的新一代战略武器——096型‘唐’级战略核潜艇”。相比前两代需要从大洋深处发射的海基战略武器,这种新武器据称可搭载24枚射程不低于1.1万公里的潜射弹道导弹,能从在己方舰队护卫下的中国近海发射,可直接打到美国本土。对于美国渲染中国海基核力量威胁,多名中国军事专家认为其背后除了对中国“后发制人”的担忧外,关键仍是妄图确保容不得任何挑战的“绝对安全”。中国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高级研究员杨承军4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核国家中,中国核武器发展是最克制的、也是数量规模最少的,中国不会与其他核大国比数量、比规模。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2015年第一期以“亚洲的噩梦——美日同盟与中国围绕钓鱼岛爆发海战”为题刊文称,当前中日紧张局势令两国为钓鱼岛爆发小规模冲突成为可能,一旦冲突爆发,美国是否参战成了让华盛顿两难的问题。对美国来说,这场战争是否值得打取决于战争的结局会如何发展。
文章称,中日冲突规模最初一定是很小的,双方损失都不会太大,如果北京与东京有足够的智慧和自制力,战争不会扩大化,但谁也不敢下这样的赌注。如果冲突升级,东京必然会向华盛顿求援。虽然美日同盟在武器质量和战术上可能优于中国,但中国在武器数量上远超美日,且距离钓鱼岛很近,综合考量双方势均力敌。但仗打得越久、越痛,双方就越不可能后退,局势就会越危险。战局不断升级至顶端,必然是相互发射洲际核导弹。双方都无法遏制对方潜艇力量。冷战时,两大阵营处理小冲突时之所以谨小慎微,就是因为很清楚小冲突会如何发展为大杀伤。于是战争就变成了决心的对决。目前,中国就是看清了这种决心的平衡力量,意思是说,双方势均力敌时,决心更坚定的一方会获胜。那么中美之间谁的决心更坚定呢?难道美国为保住自己在亚洲一百年的优势所下的决心会比中国要重建其在亚洲维持过数百年的优势大吗?显然不是。如果美国选择开战,结局只有两个,一是最终认输,一是在经过一场旷日持久的常规战争后不得不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