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5月20日讯(实习生朱晓敏摄影报道)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大力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号召,让学生走出校园,接受红色传统文化的洗礼,深入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历史,传承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追忆英雄足迹,5.17日上午,莱山区前七夼小学二年级一班全体师生,走进牟平杨子荣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军事研学。
早上7:20,同学们在校门口集合,整装待发,出发前班主任刘老师叮嘱学生有关安全事项和文明出行的要求,孩子们坐上大巴车激情出发。
一路上教官带着孩子们亮亮歌喉,唱唱军歌,讲讲部队生活小插曲,连平时不太爱表现的孩子都特别活泼,整个大巴车都沉浸在孩子们跟教官互动的欢歌笑语中。
历经四十分钟的车程,终于到达杨子荣纪念馆,孩子们穿上军装,戴上军帽,有秩序在排队下车。首先,由基地教官带领全体队员宣读誓词,并由学生代表发言,简短的操练,让同学们接受一次不同以往的红色革命传统军事教育。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杨子荣是特级侦查英雄,他机智勇敢、出生入死、屡建奇功、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出神入化、惊险动人的传奇故事。他大智、大勇、大忠、大爱的革命精神和伟岸的英雄形象,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拼搏进取,已成为中华精神族谱中十分牢固的红色基因。
在杨子荣纪念馆展厅,孩子们在教官的讲解中,仔细品赏一幅幅将军照片,观察每一样珍贵历史实物,阅读着一篇篇文字记载介绍,仿佛回到了杨子荣叔叔那战争的岁月和硝烟弥漫的战场。
在纪念馆里,孩子们听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依稀看到了当年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英雄壮举。真切感受到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好好珍惜,未来面对困难和挫折能有勇往直前的动力和信心。
聆听过往历史,品味革命力量,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笔和本子,记录下杨子荣将军的一段段感人名言。在纪念馆里,同学们时而驻足阅读,时而跪地记录,时而低语交流,深深感悟到了杨子荣将军的精神所在,这是对同学们精神世界的又一次洗礼,也强化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哇,坦克、大炮,都是真家伙啊!”走出纪念馆,来到军事装备基地的孩子们惊呼着。
教官带同学们参观军事装备基地,耐心讲解着各种军事装备的外形及作用。普及青少年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提高保卫祖国的本领。
军营午餐要有仪式感,穿军服,唱军歌,吃军餐,时刻提醒自己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珍惜饭桌上的每一盘饭菜,不挑食不浪费,吃饱喝足才有力气继续革命。
午饭后,教官带孩子来到会议室,一边休息,一边结合上午所见所学,让孩子们分小组讨论杨子荣精神的启发、感受、意义。
感恩教育,让我们懂得时刻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我们身边的万事万物。
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每个孩子都喜欢穿上绿色的军装,既然孩子们今天穿上了军装,就得对得起这一身行头。
分享感恩会结束,教官带同学们来到了兵狼训练营基地,开启了今天的体能训练:丛林穿越。
“巾帼不让须眉”,这看似有利于男孩的36关丛林穿越项目,我们的娘子军丝毫不甘示弱,无一人掉队,虽然紧张,害怕,但我们不放弃,杨子荣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孩子们流着泪,流着汗都在坚持,绝不放弃。做最棒的自己。我们一定行。
真正有意义的研学,不是天南地北的长途跋涉,不是游乐园里的疯狂嗨皮,也不是旅游景点的观光游览。研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体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离开依赖父母的熟悉环境,到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在体验中尽情学,在行走中放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