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俗语有云「贪字得个贫」,亨特家族虽然富可敌国,但也离不开这不二法门,由灿烂归于平淡。
—当时利比亚油田的税后收益大约每年过亿美元,而正是头痛如何放置这滚滚而入的油元。
贵为美国数一数二巨富的邦克亨特虽然从不上赌埸,但他每天在商场上的输赢上落却是以千万美元计,而百万是他的金钱世界里面的最低单位,但他却有时候会翻起坐垫去找那从裤袋中跌出来的一角几分硬币而弄至满头大汗,而对一天输去一两亿美元却又可以无动于衷,面不改容,就好似无事发生一样,不影响他的生活与情绪。金钱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游戏,他曾经说过金钱从来对他就似尘土,没有甚么真正的意义,只是当你需要钱的时候有就可以了,钱只是生命中或商业游戏中的一个筹码而已,不需要太过执着,因为生命中还有些东西是钱也买不到的,而珍惜每一分钱不作乱花却是一种美德,但金钱本身却是一个游戏道具,得失成败无须太认真,而健康才是最重要。
世事如棋,盛极必衰,富贵无三代,此乃天理。中国俗语有云「贪字得个贫」,贪字与贫字是差不多写法,只是一念之差,就可以由贪变贫,而亨特家族虽然富可敌国,但也离不开这不二法门,由灿烂归于平淡。线年时亨特家族石油黑金如水滚入,有的是怎样也花不完的钱,而接着而来的就是邦克与赫伯特兄弟的「惊天行动」!邦克在上世纪60年代的利比亚油田发现脱颖而出,之后成为美国首富,虽然油田其后遭卡达菲「上校」收归国有,但以亨特家族在美国的石油资产,也是富可敌国,可与名扬世界望族豪门的洛克菲勒石油家族平起平坐,子孙十代无忧。
当时邦克手中拿着百亿美元的现金,正是「手痒」,甚么都想试,只要是能赚到大钱,甚么风险似乎都可以接受,风险愈大回报愈大就愈刺激,而钱就是换来刺激的筹码!邦克又受他父亲的保守思维影响,认为这个世界迟早会大乱,战争暴乱罪恶等会加快把人类社会带至深渊,通胀将会使银纸贬值,到时金银等贵重金属有价,钞票几多都无用,因为疯狂的通涨就可以使之沦为废纸,历史上的案例比比皆是!故此投资贵重金属是自保的良方。邦克对白银的兴趣是始于1970年夏天,当日他正坐在家中厨房与从纽约下来他家中作客的期货经纪波斯基(A.J. Brodsky)聊天,在闲谈中波斯基对他说通胀将会蚕食他的资产购买力,而最好的保值方法就是买金或银,而又以银为佳,因为黄金价已高,而美国政府当时不容许私人买金,但白银价则被低估,故此是入货良机。
这个建议使邦克眼前一亮,因为当时利比亚油田的税后收益大约每年过亿美元,而正是头痛如何放置这滚滚而入的油元,当时油价偏低,专家更说全球石油过剩,故此把钱再投资到石油那里似乎不智,而分散投资到白银上面则是似乎更可取,当时白银一盎司是1.5美元,油价是2美元一桶,故此白银比石油更便宜,邦克认为更具升值潜力。邦克认为拥有白银就等于拥有金钱,甚至等于可以拥有「真实」的钞票,因为美元英镑都是有黄金作为后盾的,而拥有全球的白银亦即是拥有自己「印钞票」的资格,事关美国在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也曾用白银发行货币。波斯基四出作公众演讲,大力推举白银作为投资保值工具,邦克去听了几次,认为他言之有理,邦克又去找他的旧同学赞士(Ted Jansey)及达拉斯的著名白银经纪戴奥(Scott Dial)查问,得到的结论是白银值得投资,坐言起行,于是邦克兄弟就立即付诸行动,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俩在投行成立了十多个户口并开始在巿场上用现金购入大量白银而不为人知。但赞士及戴奥所不知者就是邦克财雄势大并不是志在投资,而是想买起个市,买起芝加哥白银期货交易所,甚至要买起全球白银市场!
海外矿投网荣幸地获得邝教授授权,成为首家长期合作网络媒体平台,以“邝教授专栏”形式连续公开登载邝教授《全球石油军事大揭秘》系列文章和石油地缘政冶及经济时事研究评论文章等。希望读者通过邝教授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及全球石油资源局势及石油资源博弈策略等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邝教授对中国能源的发展路向关注,并时常作公开演说有关石油及能源专题。1999年他免费授予注册品牌“PetroChina”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作为全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之用。他已经发表了两百多篇能源相关的文章和评论,在新闻媒体上已被转播到许多新闻频道,包括美国政府商务部和其他许多全球网站。他也经常接受跨国媒体采访,包括电视网络CNN/BBC /“英国金融时报”/彭博/中国环球新闻报及许多亚洲主要媒体,认为他是亚洲最权威的石油大师和学者。邝教授已被选定为中国在石油勘探领域中的导航者,也被香港城市大学任命为2013年的兼职教授,又被美国南卡罗连纳州州立大学计算机与工程学院在2013年盼予杰出校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