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21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新蓝网记者 余丽燕)今年4月,首批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出炉,杭州万向创新聚能城产业平台、紫金港数字信息产业平台、大江东航空航天产业平台、宁波杭州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嘉兴中新嘉善智能传感产业平台、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台州通用航空产业平台入选。这些新产业平台建设情况如何?浙江“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未来将会怎么发展?这些疑问,在今天(21日)上午举行的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新闻发布会上,都有了答案。
据了解,目前浙江省拥有近200家的经济开发区、高技术开发区、集聚区、工业小区和特色小镇,这些也都涉及了各领域的产业集群,为何还要建设“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呢?
省发改委副厅长级领导陶国胜在发布会上表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从空间、定位、体制机制上区别于其他的产业平台。“万亩左右的一个区域,5到10平方公里左右,而且是连片的,同时布局在大湾区,沿大湾区发展。”
从产业定位来看,平台主要是面向重量级未来产业,以标志性项目为龙头,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于一体的产业创新体系。“我们很明确,一个主导产业,并且要求达到80%以上,就是一个巨型航空母舰,然后它辐射周边形成一个产业链。”陶国胜表示,新产业平台聚焦1个主导未来产业,且要着力打造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
“突出‘五大高地’,即重量级未来产业集群高地、标志性项目承载高地、领军企业培育高地、创新资源要素集聚高地、产城融合发展引领高地。”陶国胜表示,浙江“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建设要分两步走,力争到2022年,实现创新要素高度集聚、配套体系更加完备、对外开放显著扩大,建设10—15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到2025年,建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形成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据了解,首批七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主导产业涉及集成电路、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经济关键核心领域,智能汽车、航空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与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方向相契合。
目前,各平台已经引进了一些标志性项目,比如,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引进了中芯国际、豪威科技。台州通用航空产业平台引进了国内无人机行业前三强中的彩虹无人机和北航长鹰。
同时,各平台重视与高端科研院所的合作。比如,万向集团与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等世界名校签署协议,引进世界顶尖创新资源。紫金港数字信息产业平台依托西湖大学和浙江大学,搭建“高校-政府-企业”综合服务平台。
“形象点说,就是要通过新产业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浙江经济版‘行星发动机’,成为我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陶国胜对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