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多年为何军工科技与俄国、英国仍有差距?

2019-07-24 00:33

  军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方面均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军工产业发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本国的国家安全。下面,我们来简单的梳理下世界上主要的军事强国的军事水平。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的军工水平不用多说,军工规模和武器开发能力说是世界第一也不为过,也有世界排名靠前的军工企业,像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通用等。

  俄罗斯:作为前超级大国苏联的第一继承人,俄罗斯也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军工产业,虽然在一此方面由于苏联解体,一些军工产业划入其它国家,作为当今第二大武器销售国,俄罗斯的军工企业和军工发展有点神秘,创新水平也排不到世界前列,但总体而言,军工水平仍不可小势。

  法国:西方世界除美国之外唯一军工体系完整的国家,在核武器、海陆空天兵器领域,法国始终保持着自己融入西方但特立独行的风格,完善的军工体系保证了在综合国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法国大国的地位始终不变。

  英国:英国是老牌的强国,但是英国的军事军工实力却在战后随国力而不断下跌,目前英国的在海陆空武器方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研发能力,但并不能保证完全的独立性,尤其是在核武器方面,英国没有独立的核威摄力量,其核武器的发射运载工具依赖美国,英国的主要军工开发能力集中在航空和舰船领域。

  德国:德国国防科技工业门类比较齐全。除了不研制核武器与战略导弹外,几乎遍及常规武器的各个领域和门类,并在绝大多数领域具有自行研制和生产的能力,主战坦克、常规潜艇等武器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军工配套工业也较为完善。德国军用电子工业的发展水平虽与美国和日本还有一定差距,但重视传感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军用雷达、通信设备、夜视仪器及射击指挥系统等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日本: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强大的海军实曾令美国太平洋舰队头疼不已,战后日本虽然损失了大量军工设施,但是依靠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日本在军工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功力,在海陆空方面保持着相当的军工研发能力,加上日本人对战争的狂热和帝国主义野心,其*河蟹*在军工企业的投入很大,而且日本的自主研发意识很强,基本上陆海空的武器都能自主生产,但武器开发成本比其它国家大了很多。

  1、中国军工发展模式的第一特点是注重军工基础领域的研究。这一点从中苏友好时期,苏联对中国的大规模的军工项目的援助就开始了,当时我们是一张白纸,需要像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强国学习并打造自己的军工体系,这一次我们学习的太彻底了,可以说自己的军工体系完全接纳了苏联标准,当时的T55,歼5,歼6,以及中国海军当家的“四大金刚”都可以说是从苏联引进技术,但就是这次彻头彻尾的学习,让我们军工体系有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在加上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虚心好学和独创精神,我们有了两弹一星,这让我们有了底气,中国可以自主发展军工了。

  改革开放后有钱了,为了修补和改进我们的科研体系,我们先后在80年代和90年代引进了大量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军事装备技术,比较有名的就是“和平典范”和苏27引进工程。这让中国军工的科研实力进一步的与发达国家缩短了距离。

  90年代中期到今天,随着世界军事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我们开始从西方彻头彻尾的学习信息化,从汇编语言,到编程的工具包,到算法,以及芯片制造我们都一步一步的学习,到现在我们有了体现信息化成果的预警机、巡航导弹、还有卫星数据链与中段反导试验等,都是我们这一次信息化军工体系学成的典范,可以说信息化这个门槛我们也迈进来了。

  中国军工发展的几十年,就是不断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步伐,不间断探索和发展我们自己的军工基础领域的过程,中国这个基础砸的很扎实,为中国军工独立自主的研制新武器打下了基础。

  2、中国军工科研模式的第二特点是我们具有了逆向思维的研制能力。所谓逆向思维的研究方法就是根据输出结果,推断输入参数的方法,也就是常人说的黑匣子研究方法,这个研究方法对技术人员水平要求很高,也就是说没有两下子是不行的,这要求技术人员有对这种武器系统的所有解决方案都了解,而且有的解决方案行不通的,还要有一个较佳的替代方案,再有,还要求对自己国家的军事工业实现方案都很熟知,最后就是要求你这个国家有较发达的自己的军事工业基础做支撑(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军事基础领域的研究了),等等,所有这些条件都满足才能形成逆向思维的能力。

  有传闻说,中国现在的科研人员,能够自己分析老美和俄罗斯的黑匣子,这一方面说明我们逆向思维工程已经达到的很高水平,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工业基础已经不弱了。因此,有了逆向思维能力的中国军工人员,才能够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四代机,大运,红旗9防空反导系统和中国自己的宙斯盾舰等等,可以肯定的说,这些武器系统里面有很多很多的逆向思维工程的实际运用,逆向思维出自己东西,这就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武器标准了,因为它来自于我们自己国家的工业实现能力。如果说有借鉴的话,就是别人武器系统的黑匣子逆向思维中借鉴了一下外界输出结果,里面的实际东西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

  3、中国军工科研模式的第三特点是中国军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基本没有,中国开始全套引进苏联不算太先进但也不落后的装备基础,使中国有了大炮、坦克、军舰、飞机、导弹等全套装备技术,用专家的观点说是中国当时的技术达到了苏军二战末期水平,随后又零零散散地引进了一些装备,譬如米格21等,但都形不成系统战力,直到70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大批引进了美欧的武器装备技术,譬如早期数据链、舰艇用柴油机、造船技术等,都是从美欧西方国家引进的,但这个到89年之后停止了,随后苏联解体,中国又转而向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购买武器装备技术,这个一直持续到2003年, 2003年后中国采购前苏联的装备技术剧减,这是因为中国开始把目标转向欧洲,这时中国也开始享受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成果,有钱了,开始了海外并购,仅2004-2005一年度,中国就海外并购德国300家产业,2005年度又并购了60家欧洲企业等,这几年中国都在慢慢消化欧洲的技术,国内也正在搞产业升级,相信有了欧洲技术的帮助,中国军工定能还上一个台阶。

  经过这样的几个轮回,你可以说中国军工技术有苏联血统、美国血统、俄罗斯与乌克兰白俄罗斯血统、还有最近的德欧血统,这几大血统的交集再加上中国军工的创新就构成了中国军工的全部特色,60年技术优胜劣汰的几个轮回,构成了现在的军工技术装备特色,你可以一开始说中国军工没特点,就知道抄袭和仿制,但是经过60年发展的中国军工兼收并蓄了各大家的风格,淘汰了各大家的劣势技术,利用中国军工基础背景资源的支撑搭建起了中国独有的特色,中国军工装备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实用但又不失先进,这就是中国装备的特色。

  中国的军工发展之路是一个从弱到强的发展,而且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发展中国家都可以从其间找到可参考的中国影子标版,更进一步说,中国军工发展模式是每一个想独立自主发展自己军工体系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典范。

  中国军队之所以能在短短20年内依靠自身力量变得强大,主要是国家军政领导很重视军事工业的创新发展,积极研发和装备各种新型武器,迅速缩短与美欧俄军事大国之间的差距。在这一方面,中国完全可以给在此期间仍是世界最大武器进口国的竞争对手印度好好上一堂课。

  中国在短短20年内就把本国军队变成一支以国产装备为基础的较为强大的力量,主要凭借的是军工领域的大胆创新。像中国和印度这样“你追我赶”的国家,都在试图在短短几十年内达到西方国家通过一百多年努力才实现的技术水平,但是各自选择的道路却不相同。在此方面中国做得最为出色,虽然现在中国依然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大国,但是差距正在迅速缩短。在全球创新排行榜上,中国已从2004年的第24位升至2009年的第6位,现在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升至第5位,并在诸如航天、原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到2040-2050年则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

  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国防科技领域状况还比较糟糕,甚至比印度目前的状况还要差,遇到了大量问题。但是最近十多年以来,中印两国在此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印度相对保守,墨守成规,重点选择大量引进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先进武器装备,中国则重视自主研发,打破常规。90年代初中国大量吸引和重用失业的前苏联科学家,借助他们的力量搞研发。中国军政领导提出并推动创新发展战略,强调科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在关键技术领域绝对不能受制于人。在此方面的常规做法是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认真研究后重新设计,最终仿制出国产产品。21世纪初,中国就充分利用这种方法,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了军事创新建设的重大成果,在从俄罗斯引进的苏-27歼击机基础上,成功研发了国产战机歼-11B。虽然新飞机的基础平台是俄罗斯产品,但是最为关键的航电设备,包括火控系统,却是中国自主生产的。

  中国最初从国外获取先进技术时,重点在于模仿,而不是自主研制。但在成功仿制苏-27之后,中国开始加快创新步伐,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歼-10A项目中,虽然仍能看到一些外国战机的影子,包括基础平台的研制,但是后来这些印迹逐渐消失,中国一批一批地逐步加工和改善产品,不断进步,最终促使歼-10A起初包含的许多俄罗斯和以色列部件逐步被中国国产部件所替代。就这样,中国走上了结构创新的发展道路,通过研究、转换、改造的方式发展新技术。专门打航母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成功研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令美国防长惊讶的是,“东风-21”反舰导弹不仅在技术层面上,而且在研制的灵活性方面,也完全符合新的军事要求。

  中国军工业目前为之奋斗的第三个层次的技术创新是成分创新,目的是提升现有武器装备平台的整体效能。虽然中国现在还不能研制世界级的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在微处理领域的能力依旧相对薄弱,但是第5代隐形歼击机歼-20的成功首飞还是令举世震惊,标志着中国军工业完成了突破性的创新变革。当然,总体来说,歼-20的创新水平并不是特别高。

  中国国防工业自20世纪末创新改革以来取得的另外一项重大成果是理顺了军工产品生产组织关系。此前中国国防工业沿用前苏联模式,致使武器装备研发和生产环节脱节。科研部门研发设计出一种产品后,由工业部门,包括国防科工委指定军工企业生产,尽管许多接到订单的工厂根本没有直接参与相应项目的研发。中国军政领导层意识到,这种做法虽然对国防工业企业较为有利,但对提升军队装备水平并不有利,因此决定大胆改革,确保军方作为使用者在国防产品的生产监督中发挥核心作用,促使军工企业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加大产品现代化升级换代力度,从而促进了中国国防工业的迅速发展。以相关产品创新专利申请数量为例,1998年中国仅申请了313项专利,而在2008年就已增至11000项,到2010年则高达15000项。相比之下,印度国防工业的今天就是中国国防工业1998年时的昨天,研发与生产脱节,军方缺少相关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发言权。因此中国军事工业创新发展的成功模式完全值得印度借鉴。[

  综上所述,中国军事水平也许并不是最强,但也不弱,谁也说不好到底第几,也没有必要去纠结排名,适合本国国情自然就是本国的第一选择。追问中国不止军工方面,而是好多方面在最近70年间,大部分都在抄袭苏联、俄国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匿名用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