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起扣押油轮事件暴露出这几个战略通道背后的价值

2019-08-07 10:42

  7月4日,英国海军陆战队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扣一艘伊朗油轮,7月14日,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扣了一艘悬挂巴拿马旗帜的小型油轮,7月19日,伊朗又扣了一艘英国油轮。

  随后英国提议开展欧洲主导的“海上保护任务”的计划,这得到了法国、意大利与丹麦的初步支持,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国也考虑是否加入。7月底,英国向波斯湾增派了一艘45型驱逐舰邓肯号(D-37),增援在那里孤身“奋斗”的23型护卫舰蒙特罗斯号(F-236)。

  7月29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公布了英国油轮被扣押时的最新视频,革命卫队曾对英国军舰发出警告。

  然而,当今英国海军的家底儿可用“凄惨”二字来形容,相比1982年与阿根廷的马岛战争时期,英国舰队规模已经缩水一半,航母方面,只有一艘漏水等问题频发的空架子航母 “伊丽莎白女王”号,舰载战斗机F-35B还未到货,处于长期“裸奔”的状态,水面舰艇方面,从当年的13艘驱逐舰、47艘护卫舰,如今只剩下6驱13护,而且这13艘23型护卫舰都已经接近服役寿命,俨然个个老态龙钟,潜艇方面,从1982年的16艘降到如今的10艘。

  所以,英国派两艘舰艇去波斯湾搞护航,已经属于“大出血”了,所以,赶紧呼吁欧洲的小伙伴一起护航,可是,那些欧洲国家又能派出多少军舰呢?反正,目前连象征性的动作也没见到。

  有人说了,英国这些年不是死死的抱着美国的大腿吗?没错,可如今美国主子更不好使了,美国急于从中东战略收缩,净玩些口惠而实不至的花样文章,美军就连自己的全球鹰战略无人侦察机被伊朗悍然打掉,也只是“打掉牙往肚里吞了”,后来美国总统亲自煞有介事地高调宣布“摧毁”了一架伊朗无人机,随后便遭到伊朗的无情打脸,你倒是拿出照片等真凭实据啊?其实,哪里有什么证据,就连执行电子软杀伤任务的美军人员也无法百分百的确认“战果”,他们一会儿说,摧毁了一架“疑似伊朗飞机”,一会儿又说,好像不是一架,而是两架……无论几架,至今也没见美军公布一丁点儿的证据。

  让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大幅耗费了元气的美国,如今是急于从阿富汗撤军、从叙利亚撤军,哪里会发动什么伊朗战争?为了在盟友面前保留一点颜面,就连“增兵500进驻沙特基地”这样的纯粹自保的小动作,也拿出来大肆宣扬一番,那番模样,好像生怕盟友们指着鼻子骂它丢下小兄弟们不管也不顾,生怕寒了心的盟友们背后说它怂……

  美国也不是无所作为,它在7月10日提出过一大“妙招”:希望在未来两周左右时间里,争取盟友支持组成一个护航军事联盟,联盟国家的商船由本国舰艇负责护卫,美军则负责指挥、警戒监视和情报搜集。

  如今三周时间都过去了,这个联盟的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呢。而一些国内军事观察人一度对美国试图打造“海湾北约”忧心忡忡,这纯属多虑。

  美国总统说得很明白:美国一直在保障霍尔木兹海峡的航行安全,“却从未得到补偿”;美国不依赖霍尔木兹海峡,美国“已经成为石油出口国了。”看到没,他真正在乎的是从趁机从盟友那里薅点儿羊毛,补偿补偿“美国优先”。

  所以,对于英国来说,这回美国是指望不上了。好在伊朗比较克制,基本是对等扣油轮,未见下一步动作。

  美国在中东战略收缩,欧美在护航波斯湾的问题上踟蹰不前,那就别怪俄罗斯不客气了。

  7月23日,俄外交部发布《波斯湾地区集体安全构想》,向海湾地区国家以及这一区域外的国家提议:放弃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来解决问题,波斯湾地区以外国家放弃在该地区永久驻军,确保波斯湾这一重要战略地区的安全。

  两天之后的7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于俄方的有关设想表示欢迎。

  又过了4天,即7月29日,在俄罗斯访问的伊朗海军司令表示,伊朗和俄罗斯达成一致意见,不久将在波斯湾地区举行海上联合军演;他还代表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部与俄罗斯国防部签署了一项协议,这是两国第一个此类协议,旨在促进两国间的军事合作,特别是在海军方面的合作。

  对此,宋晓军老师指出,冷战期间伊朗为美、英坚守着霍尔木兹海峡,甚至不惜出兵阿曼介入内战,即便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都没能让苏联海军介入霍尔木兹海峡。

  现如今,如今伊朗不仅在叙利亚战场上紧密合作,而且在美英施压下开始让俄罗斯海军来霍尔木兹海峡玩了。在全球军事争霸的苏联消失了,但在全球玩“军事杠杆”的俄罗斯又来了。

  不得不提的是,外媒援引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中国自伊朗进口的原油锐减。数据显示,6月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较去年同期减少近60%,今年前6个月,从伊朗进口的原油较上年同期减少30%,合每日不足45万桶。美国从5月2日起不再向伊朗原油的买家给予制裁豁免,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美方的单边制裁和所谓“长臂管辖”就是这么蛮横。

  7月28日,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委员会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欧盟为保障与伊朗正常贸易往来而设立的INSTEX系统已完成首次交易,俄罗斯与中国正继续力争使 INSTEX 机制对欧盟以外国家开放,以便通过这一机制进口伊朗石油。INSTEX 机制源于欧盟国家试图避开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继续与伊朗开展贸易。

  石油在全球贸易中的计价方式正呈现出“去美元化”的趋势,正如殷雄研究员所言,“石油美元”体系的地位并非短期内可以撼动,要取代美元的霸权地位也绝非易事,但这种兆头毕竟出现了……(文/综合 在下张开 2019073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