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K从严格意义上不算战略轰炸机,但是从实际作战能力上分析,航程较远,并且能够执行核常双重轰炸能力,因此可以算作准战略轰炸机。轰6的机体承袭自苏联老式的图16轰炸机,图16属于战后第一代战略轰炸机,机体结构设计老旧,载重量有限,不仅速度慢,而且毫无隐身设计,虽然轰6K是图16的究极魔改版,航程和载弹量有了大幅提高,航电设备也有翻天覆地变化,但是无论怎么改进,图16先天性的弱势都是难以克服的!因此轰6K虽然已经是准战略轰炸机,但仍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发展真正的战略大轰!
老式轰6安装涡喷8发动机,爆发力不错,但是油耗居高不下,在满油状态下最大航程只能达到5700千米,去除战区有效滞空时间,最大作战半径约2500千米,最多只能威胁到美军关岛一线吨,并且换装了油耗更低、推力更强的D-30KP-2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航程提高至约9000千米,作战半径达到约4000千米,看起来轰6K似乎已经初步超过了8000千米的战略轰炸机入门航程,实则不然。目前俄罗斯的图160以及美国的B1B、B2轰炸机航程基本上都在1.2万千米以上,而图95和B52轰炸机的航程更是超过了1.5万千米,轰6K差距依旧十分明显!更重要的是,以轰6K的4000千米作战半径计算,完全不能对美国本土造成实质性威胁!
老式的轰6最大载弹量只有6吨左右,换装新发的轰6K虽然数据并未公开,但是根据其可携带6枚2吨左右的空射型长剑10巡航导弹来推算,最大载弹量已经超过了12吨!这一指标相比歼轰7这样只有5吨载弹量的战术轰炸机而言优势明显,但是相比图160(最大载弹量45吨)和B52(31.5吨)而言,差距可谓巨大!载弹量不足带来的劣势就是一次出击不能携带足够的弹药,无法完成足量的战略打击任务,必须出动多批次、多架次编组才能达到敌方一架战略轰炸机的作战效果,不仅增加了飞行危险性,也会消耗大量的护航战斗机编制,削弱己方的制空能力!
轰炸机如果要利用自己的航程和载弹量给予敌方致命一击,那就必须保证自己能够在严密的防空体系下不被击落,获得尽可能高的生存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战略突防能力!目前战略轰炸机的主流突防手段有两种,一是以图160和B1B为主的低空超音速高速突防,二是以B2为主的高亚音速隐身突防!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轰6K目前并不具备这二者中的任何一种能力!轰6K虽然在改进过程中采用了新式隐身涂料,但是由于机体本身并未采用任何隐身设计,RCS雷达反射截面积依旧巨大,而使用两台涡扇发动机的轰6K在速度上也只能勉强达到约0.8马赫的速度,即使采用超低空突防,留给敌方雷达预警的时间仍然较长,战时生存性依旧堪忧!
第一、得益于我军武器装备的大发展,基于轰20大运平台的大型远程加油机呼之欲出,以此为基础,可以在8000公里左右的关键节点对轰6K进行二次空中加油,从而让轰6K的航程翻倍,获得超过8000公里的作战半径,从而能够威胁到美国夏威夷州和阿拉斯加州等海外领土!加之为轰6K量身打造的长剑10远程空中巡航导弹已经投入现役,以其超过两千公里的射程,如果轰6K能够西出太平洋飞至8000公里的空域,直接发射长剑10攻击,还可以将打击范围拓展到美国西太平洋沿岸区域,绝对是战略级的有效威慑力!
第二、虽然轰炸机目前并不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我空军强大的体系化作战能力已经位居世界一流,以此作为支撑,可以弥补轰6K突防能力不足的缺陷!针对轰6K突防能力的不足,我们可以组织以电子战飞机、空优战斗机为主的护航编队,对敌方防空雷达系统进行电子干扰和压制,用空优战斗机歼灭敌方来袭战机,获取有限空域的制空权,为轰6K争取宝贵的作战行动时间,最后给予敌方致命一击!在体系化作战能力的支持下,轰6K成功完成凤凰涅槃,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战略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