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军”与“西路军”——细数动车追尾事故报道中的两路媒体人

2019-09-15 12:08

  按:下面是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当时写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的“东”、“西”以及“三路”的问题,与当今的媒体行为对照,已经明显地有了变化,即大体说来,如今已是“东风压倒西风“。尤是其指标性的人物,如那位白,也已经老实多了,大概是也已经认清了谁才是他的“东家”。而以上这些,都应该是新一届执政带来的变化。是故旧文重帖,且与当今的舆论对比一下便可领略这个中的变化,即那种西路的媒体味道已经淡出多了。应该说,这正是中国社会舆论的一种进步或成熟。

  我称“东路军”的,是指大陆的主流媒体,而“西路军”则是称以西方媒体为主导,以港台媒体为代表的媒体人。之所以这样分,是因为他们有所不同,其区别可举个实例来说明:当一个人举刀向另一个人砍去的时候,西路媒体人会马上举起相机,并频繁地按动快门,而东路人则会立马冲上去,将持刀者制服。

  西路媒体更看重的是客观,是真实。所谓客观也就是旁观,而只有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到的真实,才是“新闻”。那么,这真实真的就那么重要?那厕所里的黄色的真实也都可以是“新闻”?竟可以这样的眼睁睁地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被逝去而无动于衷?——这是东路人的不解。

  东路媒体讲求的是参与,他更关心的是事件的后果,即结局的好坏。因为也只有亲身参与,才能制止事件的恶化,才能改变事情的结果,而新不新闻的,不是首要的。可这——专业吗?这还算是媒体人吗?事件的发生被终止了、改变了,这还真实吗?——这则是西路人的疑惑。

  而具体地通过这次对动车追尾事故的报道,这东、西两路的区别亦得以尽显。在西路人的镜头或笔下,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些客观的,真实的惨烈。如倒栽的车厢,破败的现场,鲜血、眼泪、怨恨、愤怒以及咒骂等等。而东路人则更多的是有关现场救援以及献血、医治等一些参与性的,可以减少损失,减轻后果的报道。同时,这两路之间由于存在区别,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矛盾。如有一位温州女记者向总理提问,结果就引起了反应。在西路人看,她的问题提的很幼稚,不关键,甚至是在配合政府,是在掩饰真相。而从这位女记者的角度看,若不是温州人民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这次事故的死、伤人员将会更多,结果将会更惨,因此她是希望把这样的一些努力告诉给读者,并具体通过总理的肯定或批评,来督促或鼓励温州方面,使有关工作做的更好,使结果更理想。

  其实这东、西两路的区别,是建立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或者说是社会生态基础上的。中国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他的发展进步主要靠的是社会化的政府、部门,因此其问题也多是出于政府、部门,而解决问题同样靠的还是政府、部门。而在资本主义制度的西方,他们政府及部门则很少管这类的事情,因此也很少惹这类的麻烦。而从另一角度看,能象大陆这样的,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实施救援、救灾,这在西方社会也是很少见到。正是由于以上的区别,温州女记者才更容易从社会,从政府的层面;从救援的当地民众、消防官兵以及医护人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提出问题。而西路媒体则更习惯于从个体,即“我”的感受以及我的“读者”的关心度来考虑问题、提出问题。总之,他们都是各有个道理。

  在这次的报道中,还有一个人的说话也引起了反响,那就是央视白岩松及其“信……不信”说。白本是东路媒体代表性的人物,可这次却莫名其妙地摆出了西路的架势,是故也引起了一些反弹,又人就认为白是在哗众取宠。其实白没有那么低级。而联系起来看,他只不过是想在东、西两路之间走出一条新路,只是因为走的不太好,或是把握的不太准确,所以才出现了邯郸学步的后果,甚至是过界的问题。

  其实参与这次报道的还有第三路人马,而且也很值得玩味。他们已经不是旁观者,而是纯牌看笑话、取乐子的一路。中国的崛起,尤其是高铁的大发展,令境外的一些企业、政客以及相关的媒体很是纠结,如高铁对日本来说,就很是难受。而通过这次事故,他们扭曲的心里终于找到了可以发泄的窗口,于是便摘去了其客观、真实的面纱,露出了主观甚至是情绪化的嘴脸。同时在中国,一些对政府不满的异见人士,以及根本没什么见识,只会跟屁的一群幼粉们,也都借机发挥,兴声弄舞,以泄其私。显然,这一帮已经是低级趣味或别有用心的一路。

  东路欤,西路欤?旁观者,还是参与者?其谁为是,谁为非?这一时半会的也都说不清楚,但可以清楚的是:在大陆,在中国,以至中国未来,作为本土部队的东路军应该是且也必须是主导。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