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体报道中国海军将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第2艘国产航空母舰,推测它与美国海军小鹰级大小相近
近日海外媒体报道,中国海军已经或者即将开始建造第3艘也是第2艘国产航空母舰,标志着中国海军新一代航空母舰已经呼之欲出。
从海外媒体报道来看,中国海军第3艘航空母舰将会是1艘平甲板、弹射器航空母舰,具备更强作战能力,它的服役将会是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又一个重大突破。
笔者注意到国产第2艘航空母舰有可能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此前辽宁舰改装、第1艘国产航空母舰建造都在大连造船厂进行,中国海军这个决定应该是考虑到2020年之后,辽宁号航空母舰要进行第一次大修,这次大修时间较长,应该要占据航母船坞较长时间,另外第1艘国产航空母舰可能也要进行小修或者中修,在这种情况再把第2艘国产航空母舰交给大连造船厂,那么就会造成船厂任务负担过重,从更广角度来讲,考虑到中国处于对方战略包围之中,中国海军应该也希望能够维持两个航母造船基地,既可以提高航母建造、维护灵活性,也提高战时生存能力。
一般认为中国海军第3艘航空母舰仍旧会是采有常规动力,这是因为通过辽宁号改装,第1艘国产航母设计、建造,中国已经掌握了大功率蒸汽动力系统技术,为新一代航空母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相比较之下,中国在水面舰艇核动力推进系统领域几乎是空白,核动力系统复杂性、安全性远高于常规动力系统,所以核动力航空母舰建造推迟到2030年左右应该是更加稳妥。
按照海外媒体的说法,中国海军第2艘国产航母在2018年开工建造,那么什么时候会下水、服役令人关心,考虑到新一级航母在中国海军航母发展之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也就说它汲取第1代航空母舰建造经验,又要为未来核动力航空母舰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外界推测这艘航空母舰与美国海军小鹰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相当或者相近,也就是说可能会是1艘满载排水量在8万吨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相比较之下,辽宁号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大约在6万吨级左右,更大吨位意味着航母拥有更大飞行甲板、机库,能够配备更大和更多舰载机,整体作战能力更强,不过这样也意味着设计、建造难度更大,需要时间更长,美国当年建造1艘小鹰级航空母舰大约需要3年左右时间,考虑到这是中国第1次设计、建造弹射器航母,首制舰需要时间可能更长,从这个角度来讲,第2艘航空母舰在2018年开始建造,那么在2022-2025年之间可能会建成下水,再考虑到这是中国海军第1艘弹射器航空母舰,对于飞行员又有新的要求,因此形成作战能力可能在2025-2030年之间。
对于第2艘国产航母令人关心问题有两个,1个是弹射器,此次外界认为中国第2艘国产航母可能会采用蒸汽弹射器,中国相关单位从世纪80年代开始就进行蒸汽弹射器攻关,在新世纪取得突破,中国成为继美国第二个掌握这个技术国家,不过蒸汽弹射器在使用过程之中逐渐暴露出较多限制性,所以美国新一代航空母舰采用了电磁弹射器,中国相关单位也开展了电磁弹射器跟踪研究,也取得技术突破,同样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这个技术国家,这样第2艘国产航空母舰采用何种弹射器就出现变数,从发展前瞻性来看,电磁弹射器可能性应该更大一些。
另外一个就是舰载机,国内中国空军已经装备歼-20隐身战斗机,国外F-35B、F-35C隐身飞机已经批量装备部队,所以第2艘国产航空母舰采用什么舰载机就成为外界关注另外一个焦点,考虑到航母可能会在2025年交付海军,因此中国海军可能会为第2艘航空母舰选择新一代隐身战斗机,以提高航母作战能力,同时也为可以作为未来核动力航空母舰配套作战飞机。(作者署名:小飞猪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