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调,中国军事发展旨在维护国家安全,远场作战能力还非常有限。而许多国外军事分析专家走了极端,要么过分夸大中国军力,要么刻意轻描淡写。
埃里克森表示,对中国军力的发展,白宫向来重视两个方面,威慑范围和集中强度。中国军事能力看起来非常现代化,但是起点低,进程缓慢。正如将一块石头扔进水中,刚开始会产生波澜,随后影响便会渐渐消失。有些时候中国只是构成一种威慑,背后并不意味着军事实力的突飞猛进。
美国不需要在军事上作出特别回应,但必须注意自身政策的前后连贯性。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当然会提升国际影响力,美国应该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判断中国的意图,并且行动要坚决而迅速以防中国试图用武力来挑战现状。
他指出,白宫要想优化军力结构来应对中国,需多方面准备,重视无人作战系统,使作战方式更灵活,从航母战斗群的大型集中目标变为分散的网状结构。当然必须认识到,美国的目的不是袭击或威胁中国,而是防止中国试图改变区域现状而彰显军力或使用武力。
埃里克森认为,美国误读中国军力发展的根本在于,担心中国会逐渐瓦解其在国际事务中先发制人的角色,改变战后美国建立的国际秩序。而中国担心西方国家无法接受中国的崛起。这样的担忧会随着双方高端军力的发展而变得更突出。
在军事领域缺乏透明和理解是中美面临的问题,中美互相指责缺乏透明度和可信的解释,这在双方的军力报告中都有体现。中国在其2010国防白皮书中反复重申中国在军事上采取防御政策,绝不谋求霸权,但美国关于中国的军力报告不理会中国的意图,只关注具体军事能力的发展和增长,并称不透明性增加了不确定因素。这些分歧并不只是技术性的,是观点和视角的不同,也给双方的合作和理解带来障碍。双方要想实现“竞争性共存”,还需要更多努力。(贺畅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