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要求学员了解僧团健康特点,熟练掌握集体生活饮食及营养搭配、日常禅修养生保健。培养佛学基础扎实,具备专业的食品安全及养生知识,从事寺院大寮专业养生及禅堂外护的专业人才。
养生是个系统工程,行住坐卧都有讲究。自古以来,佛教始终关注众生的身心健康。《法华经》曾经记载:“佛是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病,能救众生之苦。”
《佛说佛医经》对人得病的原因分析得非常透彻:“人得病有十因缘。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婬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从是十因缘生病。”
在丛林中,大众的健康是重中之重,有了健康的色身,才好修行。自古以来,有两个堂口特别注重养生:大寮和禅堂。
中国人讲究饮食有节,依节气养生。佛陀深谙饮食与时节之间的关系,对于食疗养生,经文中也有专门的论述:
大寮的典座师父,通过调和饮食来帮助大众师父们修行,每一餐设计的食谱,每口锅做出的素斋,无不是助道的因缘。因此,“大寮里头出祖师”可不是说着玩的。
来曹山禅堂坐过香的人都知道,禅堂的三茶四饭两开水,都是极为讲究的。每天不同的时辰,喝的茶都不一样,对身体的调理和影响也不同。若论禅茶,禅堂司水寮可谓是顶级配置。开悟的包子更是令人神往。
佛教养生概论、营养保健学、中国传统食养食疗、食品质量与安全、禅堂仪轨与饮食、禅茶、普通心理学等等。
佛教养生专业面向全国的出家尼众和女信士,只要符合条件均可以报名,不需要具有相关专业背景。
(2)具有中级佛学院毕业及高中毕业以上或同等文化程度,经过一定时间的出家考验,信仰坚定,品学兼优,志愿从事佛教事业的青年尼众。
(4)相貌端正,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无严重残疾,无精神病史及其它传染病。
1.录取考生,原则上按照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对于具有很大培养潜力的佛教特殊人才,可破格录取。
4.凡录取的学生,来院路费(不包括机票)、行李费等,凭相关票据,入学后到学院财务处报销。
5.入学时,一律僧装整齐(信士需着居士服),携带符合教规的衣物及生活用具。
根据全国佛教事业和曹山宝积寺弘法的需要,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由曹洞佛学院推荐到相关寺院和佛教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