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社会保险发展现状是怎样?越详细越好!!

2019-10-08 12:07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我国社会保险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项内容。其中社会保险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当前我国社会保险的政策依据:

  养老保险:《关于统一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9.7国发26号)医疗保险:《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998.12国发44号)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条例》(1999.1国务院159号令)工伤保险:《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66}号)生育保险:《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4{504}号)一. 我国社会保险的进展情况1.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和职工.各类从业人员,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不含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制度模式:现收现付(统筹基金)+部分积累(个人帐户)缴 费:20%(单位工资总额)+8%(本人工资)进 展:(截止2000年9月底)参保职工总数:13016万人其中:在职职工:9954万人;离退休人员:3062万人;负担比:2.98:1全国平均费率:26.4%

  孕产期医疗费用: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以及合并症.并发症费用

  其中: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等八个省超过100%

  方案设计余命以10年计算;退休年龄:女50岁(干部55岁),男(60岁)

  但以大连测算为例:男女混合平均余命为17.55年,平均退休年龄62.5岁,寿命73岁

  ● 替代率高:养老保险年缺口300多亿元,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的超过20个省

  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及补缴欠费:对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难以及时.准确了解,很大程度上依靠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企业的自觉性,缺乏强制手段。

  管理体制:费率差别较大(最高为36%);统筹层次参差不齐;基金运营渠道单一,调拨.划转不顺畅;不同统筹地区待遇标准差别较大;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仅统筹地区内可以转移,统筹地区之间无法转移(缴费年限计算.视同缴费.个人帐户为空帐)

  管理手段:业务量大,并且要求准确性.及时性;管理手段的落后直接造成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信息化管理还有待完善。

  地方政府:对社会保险的意义和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对社会保险与国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的密切联系认识不足。

  ――职工个人缴费比例8%,全部计入个人帐户,企业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帐户,实帐运行――增加积累,减轻企业负担,计发与个人缴费挂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1)在城镇强制推行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险;(扩面对象:全覆盖)

  (1) 建立社会保障国家预算,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占财政预算的15-20%)

  (4) 探索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保值增值渠道,成立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对个人帐户基金管理运营

  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打破垄断,建立医疗费用的分担机制,医疗机构的竞争机制和药品流通的市场运行机制。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

  立法:修改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和《劳动合同法》。政府部门,包括审计.工会财政.经贸.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研究.探讨.制定.完善相关法规。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