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的想法如出一辙:不愿去养老机构,首先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儿”,认为去养老机构就是没家人管。再就是退休后老有所为,这让很多 老人感觉生活有寄托。
养老床位足够,但是否去养老机构,除了取决于老年人本人及家人的心态外,还要考虑家庭收 入情况。“在无锡,硬件设施较好的养老机构,除了少量收费相对较低的公益性床位外,一般每位老人每个月需要交2000—3000元的费用,如果没有足够的 退休金来负担,那老人的家庭年收入至少要在10万元以上,才能保证这个固定支出。”滨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工作人员唐辉告诉记者。由此看来,养老机构的不菲收 费提高了机构养老模式的门槛。因此,有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建议,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最好选择居家养老;而高龄老人、失智失能老人、子女无法看护的老人应选 择机构养老。
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其实就是社区居家养老的一种,其优势在于:老人可以住在家里,但由社区的相关服务机构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可以说是融合了机构养老 与居家养老的某些特性。目前,该模式在我市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主要是街道或社区根据自身特色为辖区老人们提供针对性服务。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一是养老者和被养老者感情契合难,二是居家养老的人能否承担巨大费用,三是政府的责任难以体现,四是自愿者未必能长期坚持。
因此故而言之,久病无孝子。何况外人。居家让外人来侍弄自己,能走多远,侍弄多久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 也不失为一种摸索。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