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商业养老保险迎重大机遇助力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2020-01-05 07:30

  《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对于商业保险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巨大的市场需求、持续的政策支持将促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快速发展。同时商业养老保险也是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策鼓励,利用市场手段推进养老保险,健康险发展,对于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养老服务体系也有重要作用。

  2020年1月2日,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由银保监会牵头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于2019年12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拟于近期由多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在养老险方面,力争到2025年,为参保人积累6万亿元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显然,“健康”与“养老”,将成为商业保险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发展的着力点。当前全球主流养老保险体系大多由三支柱构成:政府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储蓄。《意见》要求推进发展的养老保险以及健康险正是这养老第三支柱,其有利于填补未来社保支出缺口,大力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高福利体系下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面临人口老龄化和财政困难的严峻考验。各国纷纷开始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并逐步建立起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对于我国来说,建立起完善的多支柱养老体系也尤为重要。社保基金会从管理中央财政拨款建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开始起步,逐步拓宽筹资渠道,最初只有200亿元,截止到2018年底,社保基金会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的29632.45亿元。2013年11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曾明确提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思路。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办法。同年一份名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文件初稿(以下简称《方案》初稿)已由国家财政部牵头拟定,并征求过国资委、人社部、社保基金理事会、证监会等部门的意见。

  国资划转社保基金加速,也意味着将有万亿元级别的资金不断注入社保基金。在目前政策持续推动社保基金入市的背景下,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意味着将有更多长线资金进入股市。而数据显示,社保基金自2001年入市,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年均投资收益率在8%左右。

  相关专家分析说,《方案》的出台未来将对社保基金的运营、管理等产生多重影响。财政部长楼继伟在2015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要将一部分国有资产划拨转入社保基金、对其进行补充,以弥补上一代人造成的养老金缺口,并且如此才有条件适时降低社保费率。自2019年5月1日起,为企业减负3000亿元的社保降费政策落地后,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落实该政策,将社保费率由原来的20%统一降至16%。因而以个人养老储蓄为代表的第三支柱的迅速扩张,对增强养老保险制度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黄洪认为,我国养老保险的第三支柱不应只是对第一、第二支柱的“锦上添花”,而应承担起一定的基础保障功能。黄洪曾在2019年12月表示,应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尽快形成一支新的、安全稳健的国家养老储备资金,有效弥补第一支柱替代率缺口,比较理想的第三支柱替代率水平应该是为广大民众提供平均15-20%的养老金替代率。并建议建议,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顶层设计,将商业保险明确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点行业,完善支持第三支柱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宣传引导,提升个人养老保险意识。

  事实上,近些年来,国家在推动商业保险提升可承保能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的推动了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2019年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提出把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不少保险公司也已深耕商业养老保险市场,通过细分市场、产品创新等方式,提供更符合老年人群需求的保险产品。据统计,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售的产品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以购买的产品有上千个,包括寿险、年金险、健康险和意外险等。

  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商业养老保险保费收入1.38万亿元,期末有效保单1.99亿件,期末有效承保1.92亿人次,期末寿险责任准备金3.3万亿元。在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方面,截至2019年3季度末,人身险公司经营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保费收入35亿元,期末有效保单件数1218万件,期末有效承保人次3.96亿人。2019年前10个月,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到6141亿元,同比增长30.7%;赔付支出1838亿元,同比增长37.28%,为参保人积累了超过1.1万亿元的长期健康险风险准备金。

  商业保险对于目前的养老形势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有不少优惠政策出台。如2017年实施利润个税递延型健康保险,这一政策在出台并细化之后,很多人带来了福音。

  //进一步发展//不过目前来看,养老、健康商业保险的供给等方面仍有不足。黄洪坦言,老年人买保险难。因为大多数产品并非只针对60岁或者65岁以上人群,只是放宽了投保年龄、放宽了投保条件,是在技术上进行了处理的普通保险产品。“真正结合老年人身体状况、风险特征等量身订制的专属产品较少。”黄洪曾表示,银保监会将运用监管这根“指挥棒”来推动保险公司进一步重视发展老年保险市场。而此次《意见》则明确将推动行业研发价格适当、责任灵活、服务高效的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优化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支持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保险业必须重视一老一小的商业保险需求,质、量并重,深度开掘这个3.5亿人的大市场。”

  具体来看,本次《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社会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多项政策举措:

  1.完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研究扩大税优健康保险产品范围,鼓励保险机构提供医疗、疾病、照护、生育等综合保障服务。力争到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

  2.积极发展多样化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个人账户式商业养老保险。通过科技赋能,加大产品创新供给。完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拓宽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实现长期保值增值。力争到2025年,为参保人积累6万亿元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

  3. 大力发展教育、育幼、家政、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商业保险。有序发展面向农村居民、城镇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的普惠保险,创新开发符合初创企业、科创企业、新业态从业人员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和业务。

  4.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健康、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为社会服务领域提供更多长期股本融资,降低融资成本。

  5.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梳理完善保险监管政策,加快推进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完善配套政策,优化市场格局。据悉,2018年4月以来,银保监会先后对外发布了3轮共计34条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其中涉及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措施有14条,包括放宽和取消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放宽外资机构在总资产、经营年限、股东资质等方面的限制等。据悉,2019年已有5家外资保险机构开业。而根据相关法规政策,从2020年1月1日起,合资寿险公司的外资比例可以达到100%。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