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养老保险“三支柱”失衡养老金投资管理体系如何完善

2020-01-28 16:45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金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2020年全国银行业保险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指出,建立完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在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和机构体系的同时,为资本市场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牢基础。在近日召开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0年首季峰会上,与会领导与专家也就养老金投资体系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谋划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要分两步走,其中的关键一步正在于着力补足养老金保障缺口。“当前第一支柱压力较大,第二支柱短期内也难以大幅提高覆盖面,要充分发挥第三支柱作用。”大力发展收益保障、长期锁定、终身领取、互助共济的商业养老保险,将对补足我国养老金体系缺口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经过多年努力,在养老金保障方面,我国初步建立了以政府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企业年金为补充,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为提升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但是,当前三大支柱的发展不平衡已是不争的事实。

  多位与会专家谈到,我国养老金储备规模较小,且结构失衡。截至2018年,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81万亿元,全国社保基金2.24万亿元,合计占比76.9%。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结余1.48万亿元,职业年金0.49万亿元,合计占比18.8%。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费收入0.45万亿元,占比仅4.3%。

  国际研究表明,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才能保证退休后生活质量不出现明显下降。“而我国第一支柱的平均替代率已不足50%,今后的趋势可能还会下降,第二、第三支柱发展空间会逐步加大。”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理事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楼继伟指出,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于,第一支柱替代率下降的趋势是持续性的,而维持替代率不下降的因素都需艰苦的结构性改革,见效不会太快。

  为了保障合理的养老金替代率,必须要发展第二和第三支柱来作为补充。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指出,发展第三支柱是建设多层次养老体系的重要突破口,可以应对单方面依靠基本养老缴费所带来的养老金支出压力。以个人账户为主的第三支柱,最大特点是便捷、灵活,能盘活一、二支柱的改革,有助于统筹三个支柱的协调发展。

  而第三支柱最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建立税收递延型的个人养老体系。2018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明确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苏州工业园区三地试点税延型养老保险。虽然试点情况因政策优惠力度小而不甚理想,但继续试点推广也是必然之势。

  对于从事养老金投资和管理的保险机构,如何契合养老资金长期投资的资金性质,建立高质量的投资管理体系,促进养老金管理行业的生态化建设,不仅是现实课题,更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根据国际经验,如果可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账户体系,并允许这些资金以更高比例配置股市,那么这些资金就可以为资本市场引来大规模的“长钱”。据了解,保险公司已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市场占得先机,持续、积极推动税收递延养老保险发展。且一些险企专门成立养老保险公司从事企业年金的受托管理、账户管理和投资管理。

  在资产配置方面,对权益类的高配置比重是提升养老金投资收益的关键,而我国三支柱养老金合计持股规模占股票市场总市值比重不到10%。中国人寿601628股吧)首席投资官王军辉表示,当前,缺乏长期资金的A股市场仍然属于一个交易型市场,而不是一个配置型市场,主要体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市场换手率过高、配置型资金量较弱三方面。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指出,从投资回报看,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央层面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接近8%,比较高。但在地方层面,养老保险资金大部分只能投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无风险和低风险的产品,收益不高。

  对于如何更好发挥养老金长期配置型资金的作用,王军辉建议:一是要拓宽养老金来源,增加养老金长期资金的规模;二是要调整监管政策,拓宽养老金投资范围,逐步从严格的限量监管转变为审慎监管;三是充分发挥以养老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四是建立与养老金投资理念相匹配的考核激励机制;五是加快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满足养老金作为一个长期资金组合管理和风险对冲的需求。

  “在养老机构对基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投资基准是开展投资工作的指挥棒,也是机构投资人进行资产配置的出发点。”楼继伟说,如何设立一个合适的基准和合理的考核周期,需要结合资金的性质和偿付压力进行综合考量。

  无论如何,把握好养老资金安全和适当收益的关系是关键。邹加怡表示,养老保险投资首先要确保安全性,其次再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养老金投资策略变化,也和宏观环境密不可分。如在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低利率环境下,养老金较少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而偏向于投资权益性资产。

  麦肯锡此前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养老金体系的商业化改革迫在眉睫,在逐步建立三支柱养老金体系过程中,第二和第三支柱亟待快速均衡发展。其中,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商业养老金市场机会逐渐展现,政策引导和外资入局将助力商业养老金市场快速发展。

  黄洪表示,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国际专业养老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充分发挥国际机构在风险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此前,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也表示,允许境外金融机构投资设立、参股养老金管理公司。目前我国养老金管理市场以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为主,规模和增长有限。而国内养老金管理公司还处于试点阶段,试点采取成熟一家、批准一家方式,只有1家由建行设立的建信养老金管理公司。“允许外资设立养老金管理公司,有利于增加主体类型,增强市场活力,引入成熟养老金管理经验,提升养老金投资管理水平。”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中国区保险咨询业务负责人毕强说:“根据国际经验及具体国情,监管机构可从完善制度设计、引导开放创新、严守风险底线这三个方面推进,支持个人商业养老金的快速健康发展。外资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将带来国际领先经验和理念,有利于行业健康多元发展。”

  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拟任董事长万群表示:“当一个客户让你管理他的退休金时,他想的可能不只是一万或两万英镑的问题,而是整个财富的规划,是一代传承或对整体退休生活的安排。因此,险企要提供的不只是一种投资产品,而是全方位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在此过程中,科技的变革会给一些不愿做年金计划的中小企业带来很大的便捷,帮助客户更好地纳入到养老金体系中,也为保险公司的养老金投资管理业务带来井喷式增长。”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