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委员建议,明确养老服务的定位,重新界定养老服务的属性定位,即将失能失智老年人以及重度残疾人等需要长期照护群体确定为公共服务对象,将面向他们提供的长期照护服务定为公共服务,明确为养老服务的根本任务。明确长期照护服务中的基本服务具备公益性,尤其在就近供应中予以强化,明确基于上述基础上更为多样性、个性化、更高品质的服务供给属于市场特征。还应明确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对象,明确北京市基本养老服务目标,建议在2035年前基本实现全市市民对进入失能期有效获取基本长期照料服务有保障、可预期。本报记者 孙颖
在北京市投资运营着24家各种规模照料中心和驿站的北京龙振养老服务中心董事长张玉说,作为一家主要接收失能失智老人的普惠型养老机构,他希望政府的相关政策应多向社区养老方面倾斜。
来自市老龄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的老龄消费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这意味着有巨大的服务机会、消费机会和产业发展的机会。如何加快北京市养老产业发展?来自养老产业一线的从业者有哪些困扰?把脉北京养老产业发展政协委员有什么建议?
如何让老龄产业健康发展?让老人享受更好的养老服务?记者从市政协获悉,围绕“加快发展本市养老产业”召开协商恳谈会、开展专题协商已列入市政协常委会2020年工作要点,由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牵头开展相关调研工作。针对北京市目前养老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各个养老机构运营中遇到的问题,调研组认为,目前北京市养老产业发展存在相关政策体系不完善、服务资源不足不均衡、监管方式与发展形势不适应等问题。
“驿站本来规模就小,有很多驿站利用政府提供的空间,但因为单打独斗各项成本都很高,难以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服务,门可罗雀的现象,造成了政府资源的浪费。”郝圆媛建议,应以街镇为基础单元统筹服务资源,构建养老照料中心—驿站的系统运营模式,把机构、社区、居家所有的涉老服务融合发展起来,形成服务一盘棋的模式。
“机构养老方面,我们主要收住的对象就是失能、失智以及社会重点保障的老年人,入住的老年人平均年龄达到86岁。”海淀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主任郝圆媛说,社区养老方面,在社区组建了自己的老年大学,通过文化、教育、宣传、康养等各种活动,包括老年助餐,吸引社区的老人来到养老服务中心,2019年1月启动社区服务后,全年的文娱活动、宣传活动服务量能够达到2万余人次,老年餐桌全年服务量能够达到1.5万余人次。
来自市民政局、市老龄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达到371.3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7.2%,户籍人口中老年人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城区老年人口数量大,占全市老年人口的三分之二,老龄化程度更高,养老需求更加多样化、养老设施资源更紧张,城市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丰台颐养康复养老照料中心是一家先有医后有养、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今年还与北京老年医院等签订了医养结合协议,形成了从基本医疗到养老再到健康管理的一体化服务,打造从社区活力老人到机构失能老人的全老龄周期健康一体化服务。
石景山区长护险在辖区3个街道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参保人员超过21万人,已为符合护理条件的253名重度失能人员提供服务。海淀区将个人投保的政府补贴比例由20%提高到30%,失能护理互助保险个人参保511人,保费规模147万元,政府全额补助对象5884人,保费规模1439万元。
全市已备案且运营中养老服务机构682家,其中养老机构530家,有临时托养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52家,收住老年人4.8万人,全市养老机构入住率平均在40%至50%之间。目前扶持建设310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累计建成运营的220家。社区层面采取政府无偿提供设施,服务商低偿运行的方式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总服务台,目前已经建成运营1008个驿站。
以“北京银发消费月”为抓手,联合200多家企业参与,覆盖7个区的25个街道和社区,参与活动企业接待老年消费者2万人次,进社区、进驿站等活动老人咨询转化率达到15%以上。
“现在北京每个街镇都至少有一家照料中心,既承担了机构养老的职能,也承担着社区居家辐射服务的职能,但是许多照料中心却和街道各个社区的养老驿站是割裂的,缺乏服务进社区的有效路径。”郝圆媛说,驿站,顾名思义应该是一个系统,但现实是很大比例的驿站还是单打独斗。
“我们工作中遇到很多这种情况,不少失能老人最需要医疗专业护理,但是他们往往喜欢住在医院,为什么呢?因为在医院,床位费可以报销,护理费可以报销,化验费、检查费可以报销……”丰台颐养康复养老照料中心院长施颖秀说,有些老人确实到了需要安宁疗护、临终关怀服务的时候,但依旧在医院挤占资源,也加重了医疗负担。
2020年2月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确定了养老产业的范围。北京市老龄产业消费潜力巨大,北京60岁至65岁老年人约有45%依然在职并获得工资,42.8%的老年人口拥有储蓄,大部分老年人还会从子女处得到一部分赡养费。在城市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调查中发现,72%的老年人有护理服务需求,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养老院或日托中心进行养老。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已经由“节衣缩食型”向“安逸享受型”转变,具备消费能力的老年人也愿意花费更多的资金提升晚年的幸福感。据测算,2020年北京市的老龄消费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这意味着有巨大的服务机会、消费机会、产业发展的机会。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曲阜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曲阜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曲阜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站发布的所有信息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如遇到任何以本网站名义收取费用的情况请向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纪检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