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毕业后到老年公寓当护工

2020-05-18 15:55

  今年6月,刚从昆山某职业学院毕业的魏佳,在云龙区吉山老年公寓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及慈善事业促进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他们对主城区48家养老机构的调查,从专业院校学习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并在徐州养老机构就业的大学生,目前还是个位数。徐州养老服务机构缺乏专业养老服务人才成为普遍现象。

  今年6月,刚从昆山某职业学院毕业的魏佳,在云龙区吉山老年公寓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及慈善事业促进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他们对主城区48家养老机构的调查,从专业院校学习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并在徐州养老机构就业的大学生,目前还是个位数。徐州养老服务机构缺乏专业养老服务人才成为普遍现象。

  齐刘海、马尾辫,90后姑娘魏佳,正在吉山老年公寓嬉笑着陪老人们在院子里打牌。如果不是身上这身白色的护工服,谁也不会想到她是个每天围着一群老人、操心着老人吃喝拉撒的护工。

  魏佳的一天很简单且极有规律性:5点起床给老人们打水、穿衣、吃药。说起吃药,魏佳说,她现在已经把每个老人几点吃什么药,吃多少量都熟记于心。“以前刚来时记在本子上,由于每天都要多次给老人吃药,自然就记住了。”9点半带领老人们到室外做保健操,不能行走的,她和其他护工一起把老人用轮椅推出来。下午老人们午睡到3点左右,起床后再带着老人们出来打牌、打麻将做做游戏活动。魏佳说,老人们一般睡得早,最早晚上7点就有人睡觉,即使老人们都睡了,护工也不能睡,要时刻观察他们,以防出现情况。

  但像魏佳这样的年轻护理员,在整个徐州市都非常少。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及慈善事业促进处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主城区的养老机构里,护工的年龄基本在40-50岁之间,几乎全是下岗工人或徐州周边地区的无业妇女,后经培训上岗。据他们摸底调查,从专业院校学习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并在养老机构就业的大学生人数,目前还是个位数。

  记者从徐州多家养老机构了解到,缺乏专业人才,是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因为工作脏苦累、待遇低等原因,养老护理员难招又难留。而苏南等发达地区,养老护理员工资较高。因此,回徐发展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

  三年前,魏佳还记得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她仔细翻看了各大学的招生简章,在全省只找到了三个开设养老护理专业的学校。“我们大专生,报考学校,主要考虑就业问题。”魏佳说,高龄老人或因病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不仅需要日常起居、康复治疗的护理服务,还需精神慰藉服务。魏佳看到这个发展趋势,她认为,现在各个城市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明显,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而养老护理专业那么少,专业人才肯定紧缺。魏佳报考时,咨询了报考学校的老师。有位老师告诉她,曾经有其他学校开设过,但是因为招不到计划数量的学生,又取消了。这让魏佳更加坚信,她选择养老服务专业没有错。

  魏佳的同学中,很多都不是昆山当地人。今年初,她的同学开始寻找实习、工作机会。大多数同学选择在昆山,或者到苏南其他城市发展。和她一起学习这个专业的一个老乡,也没有选择回家乡就业。魏佳的同学说,徐州属于苏北地区,养老服务发展还不成熟,没有前途。但魏佳认为,徐州缺少养老护理的专业人员,这正意味着有很大发展前景。

  今年春节刚过,魏佳回到徐州了解养老机构情况。“当时我们的老年公寓刚刚成立,正在招聘护工,正巧招聘启事发到了魏佳的妈妈手里。”吉山老年公寓的负责人说,魏佳前来应聘时,他们很犹豫。虽然魏佳是科班出身,对老年公寓来说很有帮助,但是年龄小、学历高,这样的大学生,能留住么?负责人在心里打了个问号:“毕竟面对的是一群失能半失能的老人,不怕脏是能做到的。而科班出身却年轻的90后,他们实际工作起来能受得了吗?”吉山老年公寓的负责人坦言,虽然年龄大的护工不具备专业技能,但是吃苦耐劳。

  但魏佳在长达半年的试用期里,用专业的技能和真诚的态度赢得了老人们的喜欢。“有个老爷爷他谁都不认识,就因为我天天去看他,照顾他,陪他说话,他竟然能认出我,还给我起名叫小样儿。”魏佳说起老人们对她的认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吉山老年公寓负责人透露,魏佳的很多专业技能,让其他护理员也学习到很多与老人打交道的技巧。这些改变,也让他们养老院赢得了老年人的认可和口碑。魏佳的待遇比其他护理员要高一些,他认为很值。

  有媒体曾报道,全国约有2200所大学,开设养老专业的院校仅50家;每年全国700万左右大学生毕业,养老专业的学生不超过1500人。像魏佳这样能留在经济欠发达城市的养老服务行业,更是少之又少。

  市民政局社会福善处的工作人员说,目前我市对取得国家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后,在养老机构护理岗位连续从业2年以上的人员,分别给予每人3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一次性补贴。但这样的补贴,吸引力有限。护理员选择从事该行业,主要还是看薪资。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薪资较高,能留住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而徐州的养老市场发展还不充足,政府财政支撑能力也有限,护理员待遇普遍偏低。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徐州的养老机构要想做大、做强,还是应加大投入,聘请高端人才,进行企业化运作,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这样,才会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徐州养老服务行业。而不是陷入“护理员人数少、劳动强度大、服务水平差、工资待遇少、护理人员转行”的恶性循环中。

  我市主城区的养老机构里,护工的年龄基本在40-50岁之间,几乎全是下岗工人或徐州周边地区的无业妇女,后经培训上岗。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