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农民的养老问题该如何来实现?

2020-05-27 17:19

  这次两会上最引人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就应该是委员王学坤提出的议案,他在提案中针对农民的养老问题作出了建议,他提倡推行农民退休制度,让65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成果。

  了解农村的人都应该知道,农村人到了65岁,几乎没有能退休的,很多人到了70多还仍旧要下地劳动,原因就是没有养老金,农村人只要能动就一定会下地,直到最后干不动的那一天,才能稍微休息下,可养老的问题又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早在几年前,就有多个关于农村养老的问题,但是倡议提出来后,最后都不了了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农民的数量太多了,那么农民的退休养老问题,到底怎么样才能实现?

  要想实现农村的养老问题,首先得从农民现有的物质财产出发,通过合理化运作来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以前的农村,上了年纪的农民会将自己的土地传承给自己的孩子,孩子承担了农民老人的养老任务,但是现在农村的青年人都进入城市打工,土地不再是农民唯一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只能通过各种形式,将农村老人的土地进行流转和房产进行开发运作,打造以房养老,以地养老的运作模式。

  再有就是针对农村老人建立公益性养老院,让到了年纪的农民可以花少量或者不花钱进入养老院养老,特别是对于农村的一些孤寡和留守老人进行格外照顾,这部分人是最需要得到帮助,并且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并不是很高,很多农村老人的养老愿望就是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可以了。

  现在城市用地非常紧张,在不影响耕地红线的情况下,也可以尝试将农村部分土地出让给专门的企业或房产公司,与外界合作建立非营利性的养老机构,或是与当地的企业进行合作,只要能解决当地农村养老问题的企业,就可以免部分税。地方机构部门和企业共同承担农村老人的各种养老费用和责任。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需要养老的群体会越来越多,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亟待早日解决,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真正让农民实现“洗脚上田,老有所养”。

  农民的退休养老问题!到底怎样来实现?欢迎大家交流,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