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养老问题迫在眉睫靠农民退休金就可以解决吗?

2020-06-01 10:17

  可以这样说,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率的不断提高,未来农民养老的重要来源是以养老金为主,再辅之以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险,就基本可以解决养老问题,但也仅仅是基本而已。

  按照人体生理特点,到了60岁以后劳动能力将快速降低,获得主动性收入的能力也逐步较弱,特别农村体力活,基本在65岁以后就不再适合体力劳动。而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率已经达到11%,位居世界第十一位,而排在第一位的日本是27%。

  世界标准是将65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7%以上,定为老龄化国家。而我国2012年这一比例就达到9.4%,而且以每年不低于800人的速度在增长。因此,有专家预计到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老龄化国家,这也是我国提出“健康中国2030”的原因,所以,农村养老问题日渐突出。

  就目前现有的农村养老政策而言,基本模式为:基本养老金(或基础养老金)+城居保+特困补贴形式,总体来说养老替代水平比不高,为什么呢?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村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欲望不高。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缴费压力大,按照目前中上水平缴纳,大约一个人一年需要4000左右,缴够15年至少需要6万以上,如果两个人就是12万以上,对于农民来说确实压力不小;其次,待遇不高,因为缴费水平低,缴费年限短,导致领取水平不高。如果按照上述水平缴纳,每人每月现在领取水平大约500左右,养老缺口较大,不能较好的刺激缴费积极性。

  二,基础养老金偏低。正因为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积极性不高,领取水平低,所以至今我国还有超过1亿的适龄农民未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终只能靠基础养老金生活。而基础养老金自从实施以来,虽然也是每年上涨,且上涨幅度不小(平均超过企业养老金涨幅),但是由于基数太低,大部分地区至今在每月100左右,对于养老作用不大。

  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缴费不算高,今年在320/年左右,但是报销比例确实不高。其中村卫生室才60%,镇卫生院40%,二级医院30%,三级医院才20%。由此,因为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偏低,报销比例又跟不上,所以就无法享受更好的医疗资源,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仍然存在。

  综上所述,只要适当提高农民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报销水平,是完全可以较好解决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的。在实践中,医疗费用支出有时比养老金高低更重要,因为它的支出实在无法预料,一场大病可以消耗几十年的养老生活费用,因此提高报销待遇迫在眉睫。

  对于没有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农民来说,如果达到60或65岁以上,基础养老金能够达到当地最低生活水平以上,且医疗报销水平如果能够接近城镇职工医保,那么就有理由相信,绝大多数老年农民都可以顺利养老的。

  但是,这个前提还会牵涉土地去留问题。彻底依靠养老金养老以后,理论上就应该放弃土地使用权,农民接受程度如何?又怎么配套措施?等等,难度比较大,因此还需要一个等待过程。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