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卢馨:破解“医养结合”难题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2020-06-11 09:25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张玉荣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卢馨围绕“养老”提出6条建议,分别涉及养老护理、互联网养老、人才培养、医院建设、药店配备等多方面。

  卢馨告诉《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2019年她代表主持了台盟中央2019年《破解医养结合难题,促进养老产业发展》课题,由台盟广东省委会牵头于4-6月赴广州市、韶关市、山东省济南市等地共进行八次实地调研。通过台盟广东省委会以及台盟中央各地方组织的调研,调研组深入发现了医养结合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如长期护理险制度基础不完善、养老护理员供需失衡、“互联网+医养结合”信息系统建设缺乏顶层设计等,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这三个层面也存在个性化问题。

  在养老护理方面,“养老护理员社会地位不高,职业认可度低,社会有偏见,职业发展受限;养老服务业职业市场尚未成熟,员工流失率大,从业人员收入水平低,社会地位低;政府激励方式缺乏长效性;人才缺口大;培训水平低,培训体系冗杂,服务机构缺乏培训动力。”对此,卢馨建议由人社部明确规定养老服务员是一个独立的职业工种,明确养老服务员的职业资质、职业培训要求;恢复养老服务员的职业水平考试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全国通用;由民政部统一出台对未来养老护理员培养方向的规划,明确培养方式、资格证书、培养规划、权利保障和义务履行;加大宣传,消除偏见。

  在“互联网+医养结合”方面,卢馨认为,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亟需破解传统养老服务业供需不匹配的困局,充分发展“互联网+医养结合”是大势所趋。“建议至少在省域范围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基础数据库;打造从省级顶层统筹设计、市级统一建设管理、区级街道(镇)级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并对此进行完善。”

  在人才培养方面,卢馨说:“从老年医学学科建设方面看,我国现在并没有国家级老年医学高校教育教材体系,缺乏系统培养的机制和标准。据各医科高校官网查看以及通过对高校临床专业学生咨询发现,我国医学院本科阶段没有开设老年医学专业,并且没有进行专门的老年病医护实习,多数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缺乏专业的老年医学知识。”

  针对老年病专业人才短缺严重的现象,卢馨建议加强老年医学学科建设,比如借鉴美国、欧洲关于老年医学的学科建设,鼓励师资力量雄厚的高等医学院校设置本科阶段老年医学专业,没有能力设置老年医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建议将老年医学课程作为临床医学的必修课而非选修课,设置老年医学课程,修改全科医生培训中老年病的培训内容,增加老年综合评估、衰老机制等老年医学重要内容等。

  在医院建设方面,卢馨建议加快老年病医院建设,鼓励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老年病医院;药店配备方面,鼓励药店配备专业的坐诊医生、护士,提倡建设24小时营业的药店。

  “当患有严重的疾病时,大多数人选择去医院就诊,但对于日常的常见病,人们还是会选择到药店买药。如果药店有坐诊医生、护士,那么,药店便相当于一间微型医院,患者到药店可以经过医生的诊断再买药,患者的治愈率会大大提高。”卢馨认为,这不仅解决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担,也为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