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老年人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就想着给自己找个靠谱的养老院,愉快的度过晚年生活。
2016年重阳节长沙爱之心老年公寓正式开业,里面各种豪华设施,当地的老年人对此赞不绝口,但就是这样一个硬件好、软件好、口碑好的养老机构被查出是骗子,其中涉案金额达到5.05亿元,涉及的受害人数达到3972人。
实际上,像“爱之心”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今年3月中旬,《经济观察报》发布了一篇报道,北京的中安民生也是打着“以房养老”的名号骗钱,而且这不是中安民生第一次被曝光。
早前,国家推出一项“以房养老”的政策,希望为老年人解决养老的问题,但总有人投机取巧,打着“以房养老”的名号去骗人。
2014年,中安民生开始到一些社区办讲座,宣传自己“以房养老”的项目,目的是为了积累一波客户资源。
但是到年底,这个项目还是没有申请下来。这时候有一个叫赵海佳的人,因为手里没有资金,就打起了诈骗的主意,但他的客户全部都是中安民生给的。
老人通过中安民生的业务员,与赵海佳的公司签订协议,用房屋来做抵押借款,之后将钱用在投资项目上,老人可以从中获取高额的回报,每个月有几千到几万不等的养老金,可是老人的借款年化利息高达20%。
但是仔细看签约内容的话,根本就不是赚钱的项目,完全是忽悠老年人拿着房产抵押高利贷。
最开始老人还能收到分红的钱,但是从2017年1月份开始,很多人就收不到钱了,甚至出资人也收不到利息。
出资人收不到钱,只能找抵押房产的老人,因为合同是和老人签的,与中安民生没有一毛钱关系,但老人并没有钱能给到他们。
2017年12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赵海佳无期徒刑,并责令其退赔受害人损失,不过意义不大,所有的债务都落到了老人们头上。因为民事借贷签约,是老人签的。
能让老年人拿出自己的房子当做抵押,自己拿走贷款,老人只拿利息,中安民生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中安民生会派业务员到小区里面发养老服务的传单,甚至还会组织社区里的老年人旅游,先赢得老年人的信任,之后再宣传“以房养老”的项目,让一些老年人上钩。
其次,让老年人抵押房子来借款。根据《经济观察报》透露的个案介绍,如果老人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业务员会先对老人的房子进行估值,其中有一个老人的房子价值330万。
然后业务员会赶快带着老人到房管局,拿着老人自己的房本去办理抵押,将房子抵押给出资人,两个人还会签一份合计300万贷款的协议合同,借款利息为月息2%,年化24%,明面上看全部都是合规合法的,也没有到违法的地步。
但是这样的操作就会让老人无故的承担上一笔高利贷,每个月还得付给出资人利息。
如果老人年纪大了,而且名下只有一套房子不能抵押,不用担心办不了,业务员会带着老人先去公证自己的财产,然后把房产转给自己的孩子,之后再去抵押贷款。
第三,先代替老人还钱给一些甜头,等着老人上钩。一般协议里会贷款300万,老人们前一两个月都可以收到收益,不仅不用还钱,还能赚钱,这样的事很容易骗到老年人。
具体就是,中安民生会跟老人签署协议,规定老人每月都向出资人支付的借款本息,全部由中安民生支付,中安民生养老应该按照《借款合同》规定的时间、金额及方式代乙方履行还款义务。
签完合同后,业务员会诱惑你,让你把借到的300万直接购买中安民生旗下的一款叫“月月薪”的理财产品。
合同介绍,“月月薪”资产养老时间分一年期,二年期和三年期,一年期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有的老人每个月可以收到12500元。
实际上,就是让老人拿房子抵押用来借款,然后购买理财产品。最快的时候,抵押借款在老人的帐面上只停留1小时,就会划到其他人或者资管公司的账上。
一款月月薪投资产品,1年期能拿到5%的年化收益率。我们来算一下,老人借的是24%的年化利率的借款,这边得到的是5%的年化收益的产品,中间去除8%左右的成本,还有9%左右的差额。
在最开始的几个月,老人还是很开心的,借款不用还,中安民生会还,每个月还能赚收益,还能不花钱跟着去旅游。
但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中安民生就不发钱了,紧跟着,“月月薪”的利息也没有了。
出资人收不到钱,就会上门去找老人收钱,还有各种软暴力,比如在楼道里张贴所谓催债通知、用502胶堵锁眼儿、把垃圾粪便丢在老人家门口等。
到这个时候,老人赚钱的梦也醒了,一方面要对付催债,另一方面也没有钱收,而且房子可能也要被收,甚至还会被告上法庭,因为借贷是线
有人借钱,就有人出资,这些人都是从哪来的?都是一家叫中安民生的公司找来的。
这个部门的人通过各种渠道去找出资人,像小型贷款公司、小型典当行、小型信托公司等都在其中,之所以找小的公司,是因为大的金融机构都不做这种放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