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财政:巧用“加减乘除”推动经济发展

2020-07-22 12:51

  9月24日,由洛阳市委宣传部、洛阳市政府新闻办联合举办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之财政专场举行。

  发布会上,洛阳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辉介绍了70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洛阳市财政事业发展情况,洛阳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辉,洛阳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瑞,洛阳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步涛,洛阳市财政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王莉敏,洛阳市财政局副调研员谢传法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948年洛阳解放后,曾成立财粮科,负责财粮征收工作,是洛阳市财政局的前身。1956年1月,洛阳市财政局正式组建成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洛阳市财政事业走过了辉煌灿烂的70年发展历程。

  70年来,在洛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代又一代财政人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聚财为国、理财福民为宗旨,抢抓机遇,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坚持内聚外争,做细管严,凝神聚力做好“生财有方、聚财有道、用财有政、理财有效”四篇文章,全洛阳市财政运行呈现收入规模不断扩大、收入结构逐步改善、重点支出保障有力、财政改革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财政发展的持续性、协调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财政工作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70年来,洛阳财政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支持经济加快发展,大力涵养财源税源,扩大财政收入总量,有力推进了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全洛阳市财政收入从建国初1950年的10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691.8亿元,增长69万倍,年均增长21.9%。全洛阳市财政支出从1950年的19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729.2亿元,增长38万倍,年均增长20.8%。财政实力由弱变强,从“吃饭财政”转变为“公共财政”。财政角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账房先生”,成长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一是服务重点企业,促进主体税源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洛阳市老工业资源优势,服务洛阳石化、栾川钼业、中信重工等重点企业发展,巩固和发展先进装备、高端石化、电子信息等现有支柱行型、高增长型实体行业,强化产业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配套、集群式发展,不断提高税源质量。

  二是发展新兴产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以构建“565”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统筹整合各类财政涉企资金,综合运用财政贴息、以奖代补、风险补偿等方式,着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构筑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引进长效财源。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发展环境,重点推动洛阳石化扩能改造、格力-银隆产业园、忠旺铝精深加工等一批投资力度大、带动性强、实现税收多的大项目建设,不断挖掘开辟高质量的税源,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70年来,洛阳财政坚持聚财有道,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强化财政金融政策协调配合,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做好“加法”,加大财政支出力度。积极研判上级政策走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十八大以来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428.2亿元、新增债券资金173.5亿元,有力支持全市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成功争取新开发银行3亿美元贷款,为洛阳市轨道交通项目提供创新、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支持。

  做好“减法”,减少行政开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公用经费预算实行零增长,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未经批准原则上不安排公务出国(境)经费和新增公务用车购置经费,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将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重点事项。

  做好“乘法”,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激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实施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创新科技信贷业务,进一步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通过建立2.5亿元规模的企业还贷周转金,累计为企业提供周转金367.2亿元,节约融资成本5亿元以上。先后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财政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规范PPP模式推广运用,全市共有64个项目纳入财政部项目库,总投资1063.14亿元;38个项目进入执行阶段,总投资713.3亿元。古城快速路、王城大道快速路等一大批全市重点项目采用PPP模式顺利实施。2017年,洛阳市被评为“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成效明显、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的市”,受到国务院表彰。

  做好“除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财税规范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职能作用,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降税费减负担等降低企业成本措施,打好降低企业成本“组合拳”,发力供给侧、需求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7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洛阳财政紧紧围绕洛阳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政统财、以财辅政,运用预算分配、财税政策等手段,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一是支持洛阳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全力保障“97172”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古城快速路、新伊大街建成通车,轨道交通、王城大道快速路等重点工程稳步实施,二里头、应天门、九州池等遗址保护工程初见规模,6条高速公路加快实施。2019年,洛阳市财政统筹各项专项资金共计189.7亿元,有效保障全市民生领域和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二是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突出支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区域性金融风险以及其他领域重点风险,助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完善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管理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民生财力保障机制、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民生政策推进落实机制,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以上,落实好教育、养老、医疗、脱贫、环保等民生政策,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沐民生财政阳光。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洛阳财政把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作为推动财政工作的第一动力,促进了财政事业不断发展。

  一是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全口径预算管理,2014年起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统筹、统编、统批、统管。2015年起,全面清理核实政府存量债务,将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2017年起,在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外网建立统一的预决算公开平台,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在平台上集中公开,方便社会公众查阅和监督。从编制2018年预算起,市县两级全面建立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体制,将三年的财政收支进行统筹安排,提高财政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资金使用效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力度。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论证机制,以绩效为导向推动专项资金清理整合,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三是探索创新财政管理。把数字化作为现代财政管理手段,探索运用“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在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全覆盖的同时,重点推进“制度+技术”的三个在线监控,即实施财政支出在线监控,把扶贫资金监控拓展到所有民生资金,进而拓展到全部财政支出;实施地方政府债务在线监控,将PPP项目、政府投资基金项目、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融资租赁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等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活动全部纳入监控视野;实施财政收入在线监控,建立综合治税监控体系,加强与国土、住建、工商和税务等部门的互联互通,实现涉税信息共享,督导、助力税务部门强化征管,提高税收征管绩效。

  经过70年的风雨历程,洛阳财政在业务工作不断攀升新台阶的同时,文明创建和党风政风、机关效能建设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财政法制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洛阳市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等荣誉称号,一块块金色的奖牌,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财政人的辛勤汗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财政人奋勇争先、开拓进取的精神。

  洛阳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辉表示,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时刻,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时刻,在奋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全洛阳市财政系统将以实干求实效,坚持理财为公、理财福民,凝神聚力,砥砺奋进,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奋勇争先,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省洛阳市财政局 王鹏杰供稿)

  让中国碗多盛河南粮8600万亩小麦颗粒归仓,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近年来,河南粮食连年丰收,总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左右。全国1/10的粮食、超过1/4的小麦均产自这里,“粮仓”实至名归。……【详细】

  在某视频平台的“打卡”榜上,洛阳高居榜眼。华灯璀璨的应天门、别具一格的九州池、古今辉映的洛邑古城,这些“网红”地标成了洛阳新的旅游名片。……【详细】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