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庭养老?有哪些利弊?与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有什么区别?

2020-11-27 14:03

  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如何给老人养老,是家庭和国家需要去考虑的问题。按照当前大多数家庭的思想观念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的老人养老依旧只能停留在家庭养老这种形式,也只有家庭养老这种方式才能够分担国家对老年人供养需求的负担。

  家庭养老,顾名思义就是由家庭内部来满足老年人在物质、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也就是说,老人的一切都要由家属来承担,从日常起居照料、身体健康的照护及精神上的慰藉。

  此外,家庭养老的养老形式,是目前我国养老比例最大的一种养老形式,也是大部分家庭首选的养老形式,这不仅从家庭经济考虑,也从区域的差异,文化教育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及思想观念的差异。

  家庭养老模式是老人最爱的养老模式,在当前的生活环境下,通过家庭养老来满足老人的需求,它更适合中国家庭的养老模式,从经济上的转移,到代际之间的交互,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大多数的保障。

  家庭养老符合传统养老观念,大部分中国老人更喜欢在自己熟悉地方的养老,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会选择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大多数也是出于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占据的比例也较少。

  在现有的经济来源或家庭资金储备上,大多数家庭都无法承担民办的养老机构,而政府公办的养老机构又远远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老人需要养老的问题。

  养老问题在这些年来日益凸显,不过,对于一些落后的地区,对这方面的关注度或重视度依旧比较低,不管是关于养老资金的投入上,还是养老行业的管理及运营实施上,都较为拖沓或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管规范。若不能完善后续管理运营措施,养老设施便成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从家庭和谐来说,家庭养老能够促进老人和子女之间的交集,让老人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老人将一生的心血都花费在这个家里面,家庭的大多数果实都是老人通过奋斗保留下来的印记,它能够让老人感受亲情的温暖,也满足老人落叶归根的思想。

  从节省开支来说,家庭养老相较于养老机构,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家庭的资金开支,转化为子女及政府的社会保障来供给老人的养老需求,子女负责老人的所有养老问题,政府提供相应的老人福利政策和渠道。

  从传统观念来说,尊老爱幼,孝顺父母一直都是子女责无旁贷的分内之事,赡养父母上,子女要花百分之两百的心,这也是传统观念捆绑而形成的风气。

  在生活中,养老方式是多样性的,虽然相对于大多数的家庭来说,家庭养老依旧是首选,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会依托于社区、社会、政府及医疗机构来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选择居家养老的方式,此外,还有一小部分的家庭会选择其他养老机构养老。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化。

  其中居家养老,相比家庭养老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子女在老人养老问题上的压力,它是以家庭为单位,依托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政府、社会人士及医疗机构来服务老人,对老人更有保障。既保留了老人居家的念想,又让老人得到了好的服务。如今居家养老也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和老人能够接受的一种养老方式。

  而养老机构养老,它依托的是社会群体、政府机构或养老行业投资者,例如公办的养老院,敬老院;公助的养老公寓,养老中心;民办的老人颐养中心,康养园等等;虽然都一定程度的减轻家庭的负担,让老人的养老得到安排,但对于大部分的老人来说,是排斥的。而家庭还是老人都需要做出很大的心理建设,才能够做出最终的决定,是否接受这样的养老方式。

  在未来,养老的问题,会日渐增重,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养老行业开发者需要去不断摸索而解决的问题。要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是一个长久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让老人的养老得到妥善的安排,才能让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