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产业的新机遇看懂的人都悄悄布局了!

2021-01-09 12:02

  这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类的科学发展至今,还未能解决人必然会老去的问题。既然无法改变老去的命运,就应该更好地面对现实。于是,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让人更好地老去,老了之后如何过得更加体面、更加舒适、更加有尊严。因为世界各国都正在面临或将要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老龄化是世界性的问题。老龄化就是指65岁以上的老人越来越多,儿童人口比例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发达国家较为普遍,尤其日本,日本是全球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他们65岁以上人口比例高达27%,排名世界第一。而意大利和德国分别以23%、21%位居第二和第三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中国也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因为中国过去的生育政策因素,所以中国进入老龄化的人口规模将是前所未有的。

  据官方预测,到2022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的社会,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14%;到2033年,中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比将高达22%;大约在2060年左右,老年人口的比重将高达35%。这也意味着,在2060年左右,每三个中国人里面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

  尽管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降低,但同时也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养老产业市场体系。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以及老年人的养老意识及养老观念的形成,孕育了巨大的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当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巨量的中高端老龄产业刚性需求。养老产业的井喷式地成长,主要得益于中国中等收入老年人群的海量增长。

  据官方测算,到2025年左右,中等收入老年人群,将占所有老年人60%以上。2025年也将是中国养老产业黄金井喷期的历史性拐点。先知先觉的人都已经开始悄悄地布局了!那么我们具体应该关注哪些呢?保德全告诉大家,中国老龄产业市场需求主要有三大方向。

  一、高端养老机构需求旺盛。高端养老机构意味着优越的养老居住环境、适老性建筑、专业营养的日常饮食、高端的医疗+护理服务、快乐的养老社交服务,同时也意味着不菲的费用。但高端养老机构也正迎合了中等收入以上老年群体,在退休后能有一个圆满的养老生活的强大需求。中等收入以上老年人群往往都有退休金、有一定的积蓄,甚至有两套以上的住房。这类人群的子女往往也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来支持父母的养老计划。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国有及民营企业在进行高端养老区的建设和运营,尤其以保险公司的养老社区运营最为成熟。比如泰康人寿的泰康之家,恒大人寿的养生谷、中国太平的梧桐人家和光大永明的汇晨养老等养老社区。这类养老社区一般是养老+医疗的模式运营。当然,保险公司运营养老社区,有布局养老产业的战略考量,也有支持本公司寿险业务尤其是养老金业务的需求(入住旗下养老社区往往和寿险保费或者保额挂钩的)。但是受制于庞大的资金和建设时间成本,这些高端养老社区目前主要在一线城市和重点二线城市布局。

  二、老龄产品的刚性需求日益旺盛。2005年以前,中国养老产业的市场刚性需求主要局限在保健品、医药用品等少数领域。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在保健品和医药用品等领域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同时,老龄用品中的电子、护理器材、康复、助行、丧葬等市场刚性有效需求,也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老年人用的监听脉搏、心率等可穿戴设备将大量普及。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更加深化,专业健康的老年人定制食品也将大受欢迎。同时,随着老年公寓的大量建设,适老性的家居用品(老年人家用电器、老年人家具等)也将成为热点。这些行业未来都会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三、养老保险产业的发展前景可期。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产品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保险产品尤其是养老金,将成为中国构建养老金融市场的核心。年金险具备强制储蓄、安全可靠、稳健增值、专款专用、与生命等长等稀缺功能,将成为人们养老规划的首选。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养老金,将与社会保险养老金、企业年金一道,构建起我国稳固的养老金体系。人穷不可怕,人老也不可怕,又老又穷就非常可怕了,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越来越多了,提前给自己准备养老保险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了。

  以上就是保德全对于我国未来养老行业机遇的分析,其实,未来的养老产业市场,看懂的人都可以参与,都可以在市场的红利中分一杯羹,保德全也希望我的讲解能够给到更多朋友灵感和启发,能够帮到更多迷茫的人!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