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去年的特殊情况,我国多个行业发展受挫,总体经济增速放缓,很多人对今年养老金上调不抱太大希望,但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早在2021年年初,已经有官方媒体和业内权威人士,证实了养老金将17连涨的好消息。那么为何国家要连年给退休老人上调养老金呢?我认为有5大现实原因。
从2005年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以来,我国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6连涨,退休老人对养老金上调抱有较高的预期,如果2021年忽然停止上涨,对于养老金水平高的人影响不大,但是会引发部分低收入群体的不满情绪,可能会威胁到社会和谐安定。另外,地方政府每年在上调养老金的过程中,也会给养老金水平低的企业退休人员多涨钱,给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少涨钱,这样控高调低的办法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每年给退休老人上调养老金,实际就是为了应对物价上涨,造成的生活成本上升。这里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20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5%。也就是原来100块钱能买到的东西,现在买同样的东西需要102.5元,物价上涨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了,如果不给退休老人多发养老金,那么就只能节衣缩食,生活质量都无法保障了。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退休人员由于身体机能退化的原因,不能继续待在工作岗位上,但是他们曾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了巨大贡献,应当共享当前的经济发展成果,跟着在职员工同步上调养老金。
2020年虽然国家为中小企业减免了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会保险的缴费,但是根据人社部发言人透漏,2020年这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5.02万亿元,总支出5.75万亿元,累计结余6.1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到了2021年社保恢复全额征收,总体来说养老保险基金仍有大量结余,足以支撑2021年养老金上调。另外2020年底,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养老金互济能力极大提升,能最大限度保证上调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到账。
现在年轻人由于缴费压力大,延迟退休政策调整等等原因,不愿意过早缴纳社保费,导致养老保险基金账户流失了大笔资金,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稳定性和长期性受到威胁,国家想从主观意愿上调动年轻人缴费的积极性,就应该让他们看到缴纳社保的高回报,而每年上调养老金就是社保高回报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