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由南平市妇联和顺昌县妇联组织的30多名巾帼志愿者来到顺昌县洋口镇沙墩村,开展为农村留守老人献爱心活动。(陈柏材 吴清华摄)
重阳节那天,光泽县鸾凤乡文昌村干部挨家挨户给全村150多位65岁以上老人,送去第三季度每人每月200元的生活补助。老人们高兴地说,这是村里给他们办的一份养老保险,比拿儿女们的钱更好。
文昌村是光泽县城区3个城中村之一,全村620户2249人。这个村说是还有2889亩山林和630亩菜地,但林地都是生态公益林不能动,630亩菜地由于城市开发需要,也全部被县政府收储征用了。那么,人多地缺的文昌村,拿什么给老人们发生活补助?说来还真有段故事。
早在二三十年前,文昌村在县城黄金地段盖了2栋大楼,仅沿街店面就有24个。由于固定资产投入较多,村里有60多万元债务陆续到期,且早年市场不活跃,店面租金很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村集体经济遇到严重困难。当时,有村干部想卖掉一些店面来缓解资金紧张压力,但在征求村民意见时,多数人没有同意。村里的困难摆在那,怎么办?不少村民主动提出,按照当时的银行利息私人借款12万元,帮村里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