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国风采

2020-11-24 17:24

         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的中欧班列,从2011年开行至今,不过短短9年时间,如今取得的成就可谓举世瞩目,这既是中国对外贸易走出去主动作为的有益探索,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顺势而为的必然结果。(西安网)

驼铃声声渐远,汽笛声声轰鸣。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中欧班列谱写着华丽的篇章。今年8月份,中欧班列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累计开行1247列、发送货物1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2%、66%,综合重箱率98.5%,再创历史新高。

从2011年中欧班列仅仅开行17列,年运送货物总值不足6亿美元,到今天累计开行突破7600列,年运送货物总值达160亿美元,中欧班列走过的七年,成绩斐然。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都通过中欧班列将自己国家的主力商品和特色产品远销海内外,打开了一扇新的贸易之窗。通过日益繁盛的商贸运输线和不断进步的技术设备,中欧班列全程费用较开行之初下降了30%以上,仅为空运价格的五分之一。随着中欧班列影响范围的大幅度覆盖,不仅是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加大了贸易往来力度,日本、韩国、香港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们也纷纷搭建进来,通过中欧班列将货物输送到亚欧大陆,加速经济发展。

几年来,中欧班列沟通了东西方轨道上的新“丝绸之路”,犹如亚欧大陆上的一道彩虹,拖动货物促进亚欧经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国和欧洲诸国的贸易往来,而且其辐射效应越发明显。中欧班列铁路由最初的一条线辐射成了一个面,带动了沿线各国经贸的发展。这种辐射效应还在与日俱增,欧洲多国纷纷抛来了橄榄枝,谋求进一步的深化合作。而未来,中欧班列还将持续以饱满的运输状态去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中欧班列跑出了绿色发展的“新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世界倡导绿色发展,我国也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越来越突出的位置。中欧班列不仅以耗时少、运量大、运输成本低备受企业和商家的青睐,更以绿色运输成为国际物流领域的新亮点。众所周知,火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飞机的十五分之一,随着全球物流需求的不断攀升,加快提升中欧班列的运输量,符合绿色发展和世界未来发展的新要求,为实现未来二氧化碳减排量目标和造福全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中欧班列跑出了全球共享的“新生活”。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势不可挡的趋势,中欧班列载着义乌小商品、汽车配件、服饰鞋帽、陕北小杂粮等涉及到吃穿住行方方面面的“中国制造”走进欧洲市场,同时又为国人载回品种丰富的国外商品。这不仅为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的企业和商家销售产品打开新渠道,为全球贸易发展和经济共赢注入新动力,又为沿线国家的消费者提供更多商品和选择,助力沿线国家百姓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再上新台阶。(王露)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