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宝鸡市政协委员陈敏: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建设“少年强”的体育强市

2019-02-16 15:52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预计将超过3万亿。有业界人士认为,目前国内的体育人才市场几乎是个空白,三万亿的大蛋糕缺的是真正会瓜分的人。宝鸡在招商引资的辅助下,同时也可以加大教育、体育人才的建设和输出,对宝鸡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大有助益。”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陈敏就关于发展宝鸡体育人才输出这一话题侃侃而谈。

  来自妇联界别的政协委员陈敏目前担任宝鸡市电务段高级工程师,今年除了关注宝鸡的交通事业发展外,她还格外关注宝鸡的体育人才建设。陈敏告诉记者,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些体育人才政策的出台,对于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开创新时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局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尤其《指导意见》明确:强化青少年三级训练网络建设,各级各类体校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体,这一明确,使得体育系统继续将各级各类体校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来源。

  具体到我市的发展规划,以足球为例,陈敏建议,应该将培养的重心下降到街区、村镇,让每一个10岁以上的儿童在学校或者家门口都可以踢起来。在参加学校的训练和比赛的同时,也应该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由市政府举行的千村百街的比赛活动。在这些系统化、成建制的比赛中邀请国内知名的足校或球探来发掘出宝鸡的“梅西”“C罗”。

  陈敏表示,宝鸡市政府应当把体育当成朝阳产业来重点发展。比如三大球,可以鼓励我市有条件的单位、集体或者个人成立不同规模的业余俱乐部,吸收广大的青少年加入,由体育局牵头从国内外引进优秀的教练或者俱乐部的管理者,短期或者长期在我市给广大青少年爱好者讲解、灌输国际先进的经验,同时积极组织优秀队伍参加国内外的比赛,逐渐打响宝鸡体育的名片。对于能力强的个人,相关部门也应该积极协助其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相信不久的将来,宝鸡不仅仅是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工业强市,更是会成为“少年强”的体育强市。(宝鸡新闻网记者 黄河)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