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篮球教学训练中如何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2019-12-04 04:31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摘要:为了促进中学生篮球运动的全面发展,完善中学生篮球训练工作,提高中学篮球运动水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学生生理、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学生篮球训练和比赛中由于缺乏德育教育而存在的有关思想、行为方面的不良现象,继而加强德育教育对于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训练中进行德育教育等方面开展了探讨。

  篮球运动作为一种集体项目的运动,要求每一名参与者具备责任感、成就感和归属感,从而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进行训练与比赛,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培养要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除了必要的技术技能训练外,通过德育教育,锻炼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尤为重要。

  中学生的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兴奋占优势,易扩散、分化,抑制力较差,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内分泌活动的变化,性腺活动加强,神经系统稳定性受影响,掌握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肌肉横断面积较小,肌纤维细长,肌肉水分多,蛋白质和无机盐较少,肌肉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心肌纤维细,心肌收缩力较弱,心率较快,心脏每博输出量比成人低,练习时,量和强度的增加需循序渐进。

  中学生对情绪和情感控制不力不强,如个人在集体竞赛中获胜会“忘乎所以”地欢呼雀跃,也会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垂头丧气、失去信心。他们个性很强,心理素质不稳定,承受能力差,大多有怯弱的心理,处理问题已走极端,不考虑后果,但大多数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可塑性较大,只要教师或教练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情绪、情感,并培养他们的友谊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从上表可以看出:(1)总体学习成绩差,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努力,比较松散。(2)思想作风不好,时有谈恋爱现象发生。(3)性格暴躁,纪律性不强,打架之类事情时有发生。(4)训练比较认线)自我克制力差,违纪情况比较严重。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由于受到生理心理不成熟的影响,会出现诸如像有些队员认为自己技术掌握已经很全面,对基本技战术练习缺乏兴趣。或者,认为练习基本功太枯燥,不如比赛有激情,从而训练时装腔作势,敷衍了事,造成篮球技术不全面,动作不规范等不良现象。

  好于表现自己是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比赛中经常性的出现单打独斗的局面,由于本身技术掌握不够全面,盲目性的带球突破总是失败占多数,不但影响了整个球队水平的发挥也使场上队员产生厌烦、憎恶的心理。

  经常可以从媒体获悉,球类比赛中特别是足球比赛,一些运动员殴打裁判或双方运动员打架的新闻,像这类恶性事件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中学生篮球比赛中。就其原因就是教练员或负责人对球队队员管理不力,缺少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

  篮球运动作为集体项目是靠队员间的默契配合,通过集体的组织形式去实现目标,它是个体与集体的统一。中学生感情意志品质的可塑性很强,他们较容易从竞赛中感受到集体气氛,通过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教育,使他们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自己所属的集体,从而增强集体荣誉感,中学生是最容易受德育影响的群体,从年轻时让他们牢牢地树立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对于他们成人后的感情影响也很大。一名出色的篮球队员于他们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是分不开的。NBA历史上,乔丹和他所在的公牛队之所以罕逢敌手,就是因为乔丹和他的队员之间的默契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们每一个队员身上都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使公牛队凝聚成一股神奇得力量,最终创造了NBA历史上的一段神话。由此可见,篮球队员基础培养时的德育教育是不容忽视的。

  凝聚力,是指集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它在集体项目中如:篮球运动中起重要的作用,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只有发挥团队凝聚力,以整体力量去赢得比赛。

  一个篮球队凝聚力强对其成员吸引力就大,教练与队员、队员与队员之间意见比较一致,团结、协作精神好,篮球队功能发挥就大。

  篮球队奋斗的目标确立与实现,都要求教练员与队员共同参与,只要他们的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实现目标。相反,如果他们关系不融洽,各行其是,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