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中所谓的「拜佛」过人原理是什么?

2020-03-19 04:03

  英文名“Fake Hesitation”直接翻译过来也被称作假犹豫,但也因为像双手合十的拜神动作也被人称之为拜佛。还有一种是假投篮称为顿拜,这个就先不说了。

  野球场经常会有人说拜佛这个是翻腕。也有人会说拜佛这个动作花里胡哨的没用。但这一项技术练好了实用性其实并不比一些突破技术要差。

  拜佛这个动作的内容是 在运球过程中的停顿犹豫 使防守者认为你会进行持球跳投或传球的一个欺骗动作,说白了就是让防守者失去重心和连贯性然后找到一个时间差进行突破。

  “为什么我的拜佛不能点起防守者?”这是很多初学者都会问的一个问题主要原因有两点

  2、你停顿的那一下不够迅速 不会让防守者认为你会进行对篮筐产生威胁的动作

  第一点情况的话只能加强自身投篮 虎扑中有挺多规范自身投篮的方法这里就不详细的去讲解如何提高自身命中率了。第二点的情况就是自身动作原因,需要多加练习和在实战中的演练增加自身经验。

  拜佛动作的一套连贯性主要是有一个欺骗性 在你认为 防守者会认为你将要进行投篮的时候进行一个Fake hesitation对方会对这一个动作进行一个防守的重心改变,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加速突破!

  对于如何去让防守者认为你会投篮这一点,你可以在胯下急停 后撤 连续交叉步等动作后接一个拜佛。反正就是让防守者觉得你晃他晃的差不多了 你要出手投篮了!

  在运球过程中,你做拜佛动作的时候记得保持重心够低,这样会使你在晃开、点飞防守者时能最快的进行突破。

  拜佛主要不是表面那一下停顿 脚步还存在着一个重心脚步的切换问题,在停球犹豫的瞬间重心停留前脚,进行一个拜的动作时候重心切换至右脚,最后突破重心再次切换回前脚 后脚发力突破。记住重心改变幅度不能太大 不然加速突破会太慢!

  持球手起来那一下的运球可以稍微加力让对方认为你要突破。然后立即收回,并把护球手向持球手靠近,主要投篮姿势起步动作要逼真!

  左手运球把球拍起来的瞬间,左手在球一侧,看框,屈体,右手向球上方靠拢但不接触球!一但对方有封盖动作重心上移就可以往里进行突破

  头部需要有一个微微抬起的动作眼神看向篮筐,抬头时机是重心脚在后脚然后护球手靠近持球手的时候。

  这时很多人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抬头会起腿把自己的重心也提高,这样会使你在让防守者失去重心的时候你也会花费一段时间去调整自己的突破重心!这样这一段晃动就没用了

  肩部有一个微微上挺的动作,这个动作可以最大程度的使你假投的动作变得逼真!

  今天KBT的技术解析课程继续邀请无畏大师方良超,有理有据告诉你,为何顿拜被成为最强拜佛。

  原理就是让防守人以为你要投篮,他会下意识的上前,或者提升重心防你投篮,然后进攻球员突然加速过人

  以篮球网红“全网第一暖男”洋葱哥董康潮为例,他的这个大招儿,算是对拜佛的一个非常好的运用!

  之前更新的控球训练初级阶段的第一部分的3个阶段,现在继续更新第二部分的3个阶段。在此提前说明的是篮球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极其枯燥无味的过程,老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放在篮球场上也同样适应,在篮球手碰球的那一刻,就可以看出他的基本功水平,篮球场上一个简单的变向不同的水平的人做出来就会有不同的效果,篮球菜鸟与篮球高手对比体现差距的是平时训练留下的汗水,天赋的差距,以及一颗热爱篮球的心。

  因此要建立在对自己身体天赋条件足够的了解下,对自己弱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承接去年更新的控球训练的初级训练的第一部分1阶段,那么可以开始第一部分2阶段。

  在强化手指的控球球感后,接下来训练的一个重点——全身协调性控球训练。这个阶段控球不单单是练习手掌手指对球的控制,而是全身协调发力,练习增强对球的控制力度。

  这个阶段主要练习好重心转换和重心回拉训练,身体重心与控球的结合是控球节奏的基础

  动作要求:左脚正前原地运球一次体前变向运球一次,右脚正前侧运球一次。这个动作不是单纯的体前变向运球,要注意他的重心转换与球的协调一致。

  重心转换是要连贯自然,左手拉球重心迅速转换到左侧脚,右手拉球迅速转换到右侧。要注意的重心转换时不要突然左边到右边,重心在身体中心要有个过渡(相当于一个停顿动作),有很多同学就是直接左边直接拉到右边,动作太快导致脱节而不协调,从而失去控球节奏。

  控球原理是一样的,注重掌握重心转换时的连贯与协调,这个动作切忌做的很飘浮,就是不要省略了中间重心过渡的过程,一套动作要做完整。

  而胯下的重心转换往往与体前变向相结合组合成一套连招,一般来说就是重心的连续两次转换。

  著名的艾弗森式的变向,重心低,重心转换快,动作协调流畅一气呵成让人拍案叫绝。

  在熟练掌握了重心左中右转换之后,就要进行后面一个很重要的重心回拉练习,也可以简单理解为重心前后转换。

  这个动作尤其对弱侧手的训练尤为重要,因为往强侧突破的话往往球在弱侧手,重心也在弱侧方,也是拜佛这一动作得最关键最精髓的一步。

  练习重心转换的关键在质不在量,一定要让身体与球的结合达到一种高度的协调的状态,一开始先慢动作练习,不要急于求成导致重心转换过程不连贯。

  先说一下,拜佛不是抬抬手,看看篮板就可以叫拜佛了,这是一个可以说百分之八十以上会打球的人都不会的招式。(包括我自己也是一直在学习改进调整)

  不要上来就问我是不是韩潮那种拜佛,如果要看拜佛视频,国外的我推荐去看骨头收集者的视频,其次才是德文的视频。国内去看平常心吧,毕竟晃人无数,包括上帝之手都被晃跳了。

  骨头的拜佛是独一无二的,一般的拜佛只是把人晃跳,骨头拜佛人没来得及跳就被过了。不吹,骨头是拜佛的第一人。

  原理就是左右脚重心的转换,正常人左手持球,右脚先落地,左脚后落地,右脚加速,重心由右脚变左脚,左脚顿住,重心回右脚,然后右脚再次加速。这个过程就是右左右,左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停顿的过程。左撇子就反过来。

  在这一个重心转换的过程当中,要将左手稍翻腕,右手抬手,抬头,挺腰(上半身重心拉高)这些所有动作融合在其中,不同的人习惯不一样,所以拜佛也不一样,多加练习,最重要一定是脚步的重心问题。

  德文的其实是非常标准且厉害的假投篮,严格意义不能说是拜佛。并且德文的重心非常靠前,协调性很好,一看就是训练出来的,跟教授那种球性好是两码事。

  拜佛讲求重心转换的快慢,加速的快慢。假投篮讲求动作的连贯性,弯一弯膝盖大家都会假投篮的,可是拜佛是需要自己调整脚步和感觉。假投篮可以不用交叉步,但拜佛是一定会用到的。

  别再说什么前提是投篮准了,这是个加速过人的动作,你准只是会让你的假投篮动作更有威胁,不准的人拜佛一样能过人。真的准的话谁拜佛啊,干拔挡拆后撤步哪个不比拜佛简单,颜射你十几次不帅?

  其实大家不用硬是要去区分拜佛与假投篮。也不用说投篮准是前提之类的话,理解这是一个加速动作,学习一下,按照自己的动作习惯,去加强完善就好了。

  那些总是说拜佛是假投篮的人,你自己想想,你做一个假投篮姿势别人被晃动或者晃跳,你的下一步动作是不是压低重心加速,这不还是之前说的脚步重心转移,但是你看骨头拜佛,别人刚准备跳人就被过了,这就是转换之快。

  拜佛,通常由控球急停,停顿假动作(让防守人以为你要投篮而抬高重心),然后突然加速突破这三步组成。

  拜佛过人,就是假投真突,就是你在运球时,突然做投篮姿势,但并不是真的投篮,也不是死球(注意千万不要翻腕),还可以继续运球,靠欺骗对手跳起防你的假动作。

  拜佛最重要的是节奏和停顿,拜佛之后一个变向轻松摆脱对手,说是过掉不如说是把防守人的节奏打乱!

  首先,这个动作的精髓在于令防守者的重心出现变化,跟不上你下一步的节奏。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拉开距离。当防守者贴得很近的时候,拜佛这个动作是起不到作用的,因为防守者不需要移动重心就能阻碍你投篮。只有与防守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才会“勾引”防守者扑上来封盖,所以拜佛这个动作也经常接在变向和后撤步之后,先拉开与防守者的距离。

  作为进攻者,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重心要一直保持在压低的状态,保证随时可以启动,只要防守者重心一出现变化,那么你就获得了启动的机会。

  拜佛过人最应该注意的一点——不要翻腕(这个动作一直游走规则边缘),动作衔接的越快也好!拜佛的时候并不是把球托在手上,而是在运球的过程中把护球的手凑过来。非持球手做辅助投篮假动作但不触摸到球,假装要持球投篮,

  总结一下,拜佛这个动作的核心就一个字:骗。骗防守球员让他以为你要投篮,你就成功了。而做到这一点有三个地方需要注意:

  1、手部动作。在球弹起的同时护球的那只手靠向篮球,不能接触,只要从篮球上方划过就好。

  2、微屈膝,降低重心,佯装投篮蓄力的过程,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启动做好准备。

  3、抬头望向篮筐,佯装瞄篮。拜佛的核心就是让人家以为你要投篮的,所以眼神一定是要对着篮筐的。

  假如你有一手很棒的中投,那会帮助你更好的突破。能突能投会给防守制造最大的麻烦。尝试在防守重压下做点假动作,假投真突。胯下后侧后佯装投篮,压低重心来更好的完成动作。一旦重心配合速度能够随意切换,你在场上将更加自如。

  我个人感觉啊,平时在打球的时候,我知道这个人投篮准,当他运球有一个停顿,正面对你,身体重心开始向上转移的时候,我的潜意识判断他要进行投篮,下意识的行为是封盖,所以我的重心会跟着向上做起跳得预备动作,这时,人家再次下降重心进行突破,而我这时需要将向上的身体重心制止后再下降移动脚步,已经很难跟上了。

  总而言之,你准,才有用,才有所谓的原理,你不准,我只要放你投,防你突就OK了,拜佛?不存在的,三拜九叩我也不吃晃啊……

  很多的突破动作都有类似的“前置要素”,甚至于最基础的“三威胁”姿态,也需要有足够的基本功与球场数据进行支持。一个人,没有投篮素养,没有中远距离投射得分数据,那么他的三威胁其实是不成立的。

  比较著名的三威胁用的很好的球员之一:“甜瓜”安东尼的三威胁之所以有杀伤,其实就是因为他有着稳定的中投进行支持。同样的,科比在三分线外的假动作晃动为什么能晃起来人,也是因为他身上的赫赫战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防守者,只要有空间,他就能得分。

  所以,一切的持球进攻技术都是为了篮球坠入篮网那一刻服务的,如果你不能保证你的球能够坠入篮网(至少让防守者有防守压力),那么一切的动作都是多余的。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