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衡水市把体育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努力打造体育之城、健康之城、活力之城。体育在增强人民体质,激发爱国热情,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谱写了崭新的篇章。
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从2012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五次被中国田径协会评为马拉松金牌赛事,2017年获得国际田联铜标赛事称号,同时被评为“河北省体育产业示范项目”,2014年被评为“2014中国旅游精品赛事”,成为河北省举办最早、全国最具知名度的马拉松品牌赛事之一。赛事突出环湖、生态、绿色的赛事特色,整个赛事呈现出组织严密、安全有序、节俭高效、成绩优异、直播精彩、宣传有力的良好效果,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给予肯定性批示。
衡水湖马拉松自举办以来,凭借环湖的天然优势和精心打造的赛事周围的优美环境,得到了参与选手、市民及来衡水湖观赏旅游的游客的一致好评。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力度,对赛道及周边环境逐年加大投入,进行了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等,如占地万亩的大地花海成为赛道上的一片靓丽风景,特别是去年园博园的建成,更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使参赛选手不仅体会到跑马拉松的乐趣,也在参赛中满眼风景、身心愉悦,同时也展现了衡水的风姿风貌。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体育健身在衡水的热度日益提升,各种形式的健身活动如火如荼。每天清晨,在去往衡水湖的路上,随处可见自行车骑行者;在公园、广场等地,到处都是群众自发组成的健步走队伍。为了更加提高群众的健身热情,该市提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常年不间断”的目标,搞好竞体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结合,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结合,为广大群众提供既有数量也有质量的健身平台。该市还每年开展消夏体育彩色周末、迎接马拉松系列配套活动、篮球文化节、健步行、健身展演、象棋围棋挑战赛、衡湖论剑等市级大型群众体育活动30项(次)以上,各类中小型活动百余项。
衡水人自古尚武,在竞技体育中也以硬朗的拳击、摔跤、田径等项目见长,并培育出大量的优秀人才,如1979年、1980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摔跤锦标赛冠军的贾连香,世界B级自行车锦标赛冠军郭杏红,亚运会标枪冠军姚瑞英,全国标枪冠军纪占政,亚运会铁饼冠军、北京奥运会铁饼第四名宋爱民等。
近几年来,衡水市大力改善训练条件,在培养后备人才方面采取多条腿走路等手段,使得衡水的竞技体育有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步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体育后备人才20余人,2017年市体校被评为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在今年河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青少年组获得20枚金牌、73.5枚奖牌,群众体育组获得9枚金牌、30枚奖牌的好成绩。近年来,还承办了“奥星杯”全国少儿乒乓球比赛、国家女篮四国对抗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活跃了市民文体生活,提高了衡水知名度。
衡水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不断强化措施,加大力度,使得全市体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依托衡水湖这一资源优势,开发具有衡水特色的体育产业。积极开发游泳、划船等适合大众参与的水上运动项目,以及环湖长跑、自行车比赛等体育项目。此外还提出了打造“一县一赛事,一县一品牌”的目标,如桃城区的航空小镇,冀州区的休闲体育,安平的赛马,景县的棋牌,枣强的篮球、足球联赛,武强的梅花拳展演,饶阳的健身舞展演等,这些体育品牌均有地方特色,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