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华东政法大学体育部与大商汇教育服务平台联合主办的“体育法治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论坛:‘奥运会与城市转型发展’研讨会” 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
“体育法治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论坛:‘奥运会与城市转型发展’研讨会”会议现场 华东政法大学/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仝薇)12月12日,华东政法大学体育部与大商汇教育服务平台联合主办的“体育法治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论坛:‘奥运会与城市转型发展’研讨会” 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敬东,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秘书处主任黄海燕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闵辉教授致辞。华东政法大学体育部直属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胡汨副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闵辉表示,今年是北京夏季奥运会举办10周年,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也举办在即。因此探讨奥运会和体育相关问题恰逢其时。华东政法大学是中国奥委会前身“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曾经的办公所在地,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也正是在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圣约翰大学原址。“强我华夏,体育为先”的观点,在中国努力建设强国梦的今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体育不仅是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和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手段,更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中华体育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上海市体育局原分管赛事副局长邱伟昌、《体育与科学》杂志主编程志理、敬东、黄海燕分别作“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给城市和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奥运会与主办城市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奥林匹克公园规划助力区域转型发展”“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建议”主题演讲。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永杰教授,大商汇教育服务平台创始人王成,上海东西部企业合作发展中心理事长杜斌鹏,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余守文副教授依次作点评。
邱伟昌表示,上海每年有很多国际性大赛,包括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海高尔夫冠军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上海网球大师赛等。但是上海本土赛事的自主品牌短板还需要弥补。程志理认为,一个城市如果能够承办规模巨大的奥运会,说明它已具有相当的国际化水平和组织能力,而一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会对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敬东表示,承办挑战性的、世界性的国际赛事可以使上海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黄海燕对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脉络作了具体分析。
来自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体育学院等近10家科研院所,20多家媒体和大商汇教育服务平台近30名企业家代表参加了论坛。
论坛还举行了“大商汇-华东政法大学体育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以及“中国体育商业案例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大商汇教育服务平台常务副院长孙赟和华东政法大学体育部主任金其荣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邱伟昌、闵辉、王成、程志理共同为“中国体育商业案例研究中心”揭牌。
华东政法大学和大商汇领导共同表示将“体育法治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论坛”打造成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品牌论坛。要求“中国体育商业案例研究中心”敞开门来办研究,成为体育产业“产、学、研”的大平台,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研究,服务上海和全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向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努力。
据悉,大商汇教育服务平台创立于2012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构建中国城市化产业生态圈的综合型教育服务平台。平台围绕中国新型城市化的创新持续发展,聚焦于地产金融、体育休闲、文化旅游、大健康、新零售、智能科技等产业,通过自身丰富的智库资源、政府资源、地产金融资源,从培训咨询赋能、资本金融服务、产业IP导入到项目落地生根,有效搭建以“商学+产业+资本”为核心的创新型教育服务体系。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学术优势,结合中国宏观政策与市场特点,已成功开设大商汇“地产金融EMBA课程”、“体育休闲产业与金融EMBA课程”与“文旅产业与金融EMBA课程”。